什么是“半表半里证”?
半表半里证:
是指临床中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于里;
或里邪透表,尚未至于表,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间,称为半表半里证。
临床症状;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半表半里证,基本上类同六经辨证的少阳病证。
常见的半表半里证有:
1,伤寒中风少阳病:
见寒热往来无定时,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腹中痛,或渴或咳,或利或悸,小便不利口苦耳聋,脉弦。
2,疟疾:
战栗与高热 交替出现,每日或两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兼有剧烈头痛,口渴,多汗。
由于疟邪侵入人体,伏藏于半表半里之间,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热,故寒战与高热交替出现,休作有时。
3,女子热入血室:
血室即冲脉,女子感受外邪七八日未愈,病邪当传里,恰逢月经来,致使病邪不入脏腑,趁机入了血室;
或是月经刚断,表邪也能趁机入血室,热邪于血搏,结滞不行,致使寒热往来,热邪犯上,白昼说胡话,如同见到鬼的样子。
治则;和解表里;
方剂;经方小柴胡汤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