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年间,世宗皇帝的爱妃张娘娘长脓疮,长在太医不敢察看的部位,用药又不见起色,急的皇上发怒。朱瞻岗听说此事,急忙带李时珍进京,问清张娘娘病情,李时珍也禁不住后脖窜风,吓得飕飕发抖。 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璁的年号,明世宗在历史上以尊崇道教而著名,炼丹服药成为了他的生活常态,当然这一切的目标是想要长生不老。 作为世间的帝王,明世宗既追求长生不老,又喜欢男欢女爱的享受。 他勤修道教的双修之法,自然对于那些美丽的妃嫔宠爱有加。 他从民间征集众多的美女充入后宫,其中有一位张七娘长得是千娇百媚,自然受到了朱厚璁的宠爱。 不说三千宠爱在一身,那也是翻牌子侍寝最勤的一个,很快就被明世宗赐予顺妃的称号。 这一天明世宗又来到张七娘的寝宫,可是却看到,平日那个可人的妃子一脸痛苦地趴在凤榻上,他急忙询问怎么回事。 就见张七娘羞涩地说道:陛下,臣妾现在有病在身,无法侍候您了。 明世宗立刻传召太医觐见,可是太医来后一问病情,却直接傻眼了。 原来张娘娘倒是没有什么大病,就是屁股上长了一个痈疮而已,只要划开将脓液挤出,上点药消一下毒就好了。 关键是得病的部位让他们不敢下手,那可是在贵妃娘娘的玉臀上。 俗话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娘娘的屁股,那要比老虎的屁股还要危险千万倍。 于是一群太医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动手,只能开些消炎去毒的汤药让张娘娘服用,可是根本不解决问题。 看到自己的爱妃痛得流泪,而且因为只能趴在床上,整天睡不好觉,明世宗不由得勃然大怒:朕用高薪养着你们,这么一点小病都看不好,快点想出办法来,否则朕要重重地罚你们。 消息传知,高官贵族都知道娘娘得病了,他们四处寻访名医,想要藉此在皇上和张娘娘面前留下好印象。 宗室皇亲朱瞻岗对此事也极为上心,他请来了闻名百里的名医李时珍,两人一起赶赴京城。 可是当他们来到宫里,打探清楚张娘娘的病情后,即使是见多识广、自负医术的李时珍也禁不住直缩后脖颈。 可是来都来了,李时珍的性格是迎难而上,绝不退缩。 既然不能上手诊治,李时珍就苦思,用什么方法可以弄破这个疮包。 他不停地在屋子里转悠,一不小心脚下被绊了一下。 跌倒在地的李时珍恰巧坐在了一把折扇上,被硌得屁股生疼的他忽然灵机一动,有办法了。 他让侍候张娘娘的宫女用丝绳精确测量了张娘娘的身高等身体数据,然后依此数据设计了一把专用太师椅。 之后将这把椅子抬到张娘娘的寝宫,在上面铺上一层厚厚的面粉,然后他们退出房间,让张娘娘脱掉裤子按照要求坐在这把椅子上。 等到娘娘的屁股在面粉上留下一个完美的形状后,李时珍找到了那个脓疮所在的位置,并在下面固定放置了一个尖锐器具。 然后他将太师椅重新布置了一下,再次铺上面粉,将锐器掩藏起来。 治病心切的张娘娘主动宽衣解带,然后小心翼翼地坐在太师椅上,那个锐器正好将脓包刺破,脓液流了出来。 然后这名宫女在李时珍的指导下,清洗患处、涂抹药膏,再奉上一碗去毒生肌的药汤,整个诊治过程堪称完美。 不出三日,张娘娘就容光焕发,明世宗龙颜大悦,重重地赏赐李时珍,并把他召进了太医院。 然而,李时珍实在不适应太医院那种尔虞我诈、互相踩踏的环境,一年后就主动辞官,离开了太医院。 李时珍在学医治病这些年,发现很多医书由于在编写和传抄的过程中不严谨,很多药方、药名存在错误,以至于医生用错药治死人的现象经常出现。 于是他就发下宏愿,想要修订一本真实可靠的本草医书。 这可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宏伟工程,李时珍拿出了爬雪山、过草地的劲头,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万水千山,效仿神农尝百草来研究药性。 经过了27年的努力,最终形成了52卷近200万字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初稿,这时的李时珍已经年过花甲。 其后,李时珍又进行了三次大的修改,《本草纲目》彻底定稿。 然而等到这部被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巨著真正出版时,李时珍已驾鹤西去,终年75岁。 李时珍的选择是正确的,他没有在太医院蹉跎岁月,而是选择离开那里,悬壶济世、著书立说,实在是中国医学界的一大幸事。
嘉靖年间,世宗皇帝的爱妃张娘娘长脓疮,长在太医不敢察看的部位,用药又不见起色,急
品古观今吖
2025-04-07 09:51:07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