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年,乾隆去世和珅就被嘉庆处死,和珅两儿两女,其后代的遭遇确实也令人唏嘘。 和珅应该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典型代表,他在乾隆朝时混得风生水起,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而在新老皇帝权力交接时,他却没能处理好与嘉庆帝的关系,不懂得收敛,甚至以外人恶意所赠的“二皇帝”头衔而沾沾自喜。 这当然会使嘉庆帝深恶痛绝,于是1799年,在乾隆死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和珅就被嘉庆发起,刘庸执行的反腐反黑风暴击溃。 身背二十条大罪,颈挂三尺白绫,无限悔恨地归西了,时年49岁。 和珅在被处死的同时,家也被抄了,一生积蓄的庞大财富尽皆归公,没有为后代留下什么值钱的家当。 可以说和氏家族由当时的顶流阶层一下落入平民世界,从此,和家就泯然在滚滚的人潮人海中,再没有出过什么牛掰的人物。 和珅共有两子两女,大儿子丰绅殷德曾经极得乾隆的宠爱,不但亲自赐名,待他成年后还把最疼爱的固伦和孝公主许配给他。 两人生了一个儿子,不幸的是也是早夭了,此后和孝公主再无生养。 可以说在和珅去世前,丰绅殷德绝对是朝代的宠儿,年轻人的榜样。 然而后来的日子却让丰绅殷德无法承受,嘉庆帝先是降了他的爵位,后来看在和孝公主的面子上,把和家世袭的三等轻车都尉爵位还给了他。 丰绅殷德也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才俊,然而成也老爹,败也老爹,受老爹的牵累,他注定一辈子与顺畅的官路无缘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沉湎于酒色,流连于烟花之地,主动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然而嘉庆还是看他不顺眼,再加上和孝公主不想看到老公就此沉沦,于是求到哥哥嘉庆的头上,想要给丈夫弄个职位,让他振作起来。 嘉庆来个顺水推舟,给了丰绅殷德正白旗蒙古副都统的职位,驻地在乌里雅苏台。 那是满人流放之人才会去的苦寒之地,而且公主还不能随行,丰绅殷德好像受到了起用,然而却始终是边缘化的角色。 彻底丧失信心的丰绅殷德在那里待了四年,整日里饮酒作乐,借此麻醉自己,甚至染病也不愿医治。 直到和孝公主得知丈夫重病在身,再次求到嘉庆的头上,丰绅殷德才得以返京。 然而身体和精神都已垮了的他,不到半年就郁闷去世,时年36岁。 从此刻起和孝公主开始守寡,为了延续和家香火,她跟丰绅殷德的堂弟丰绅宜绵商量,将其儿子福恩过继给自己当养子,这样名义上和珅一脉还有后人。 丰绅殷德的妾室生了两个女儿,可惜他死时两个女儿都没有成年。 后来大女儿嫁给了多罗顺承郡王府,成为顺承勤郡王的福晋。 郡王一职看似高大上,然而由于祖上欠了清政府一大笔钱,结果历任顺承郡王都是穷鬼。 这位顺承勤郡王的结婚费用都是从内务府借的,丰绅殷德大女儿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 想来就是顶着个美好的光环,然后过着苦逼的日子。 丰绅殷德的另一个女儿没有任何记载,想来也是泯然众人矣。 和珅在40多岁时还得了个小儿子,老来得子让和珅心情极高兴,然而没多久就早夭了,连名字都没有来得及取。 极度悲伤的和珅大哭了一场,还写了悼亡诗来纪念这个不幸的儿子。 从以上情况看,按照现代的说法,丰绅殷德一死,和珅一脉事实上就已经绝后了。 另外,和珅还有两个女儿,都没有具体的名字,统称钮祜禄氏。 大钮祜禄氏嫁给了皇家,他的丈夫名叫永鋆,是康熙第七个儿子淳亲王允佑的孙子。 可惜这位贝勒爷没有在这场联姻中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受到了和珅一案的牵连,嘉庆帝对他根本不重视。 这就使他与钮祜禄氏的关系极不和谐,常常在酒后恶言相向,而两人所生的儿子也是早夭。 这使得夫妻二人的关系更是冷到了冰点,在这种家庭氛围里,大钮祜禄氏是不可能有什么欢乐可言的,后来也就抑郁而死。 小钮祜禄氏的夫婿名叫贵庆,是成都将军观成的儿子。 贵庆极有能力,个性也相当强,其父亲是武将,他却直接来个弃武从文,没有靠任何人的助力,直接考中了进士,然后进入仕途。 虽然在嘉庆朝时有波折,但是却越挫越勇,直接当上了礼部侍郎。 到了道光皇帝时期,更是青云直上,最后做到了一品大员、礼部尚书的职位,甚至还有了可以在紫禁城内骑马的特权。 贵庆这个人的思想也极为前卫,在那个普遍纳妾的时代,他竟然没有纳妾,只有小钮祜禄氏一个妻子。 由此可见,两人的感情是极好的。 恩爱的夫妻二人共生育了三子两女,而且存活率是百分之百,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只有在和珅的小女儿身上,才能看到福缘,其余的两子一女,全都成为悲伤的往事。 纵观和珅的一生,以及他子孙的遭遇,不免令人唏嘘不已:得意时莫要猖狂,失意时也不要灰心,方为人间正道。
1799年,乾隆去世和珅就被嘉庆处死,和珅两儿两女,其后代的遭遇确实也令人唏嘘。
爱吃凉拌菜
2025-04-07 10:54:05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