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媒体】莫雷加德专访(下):奥运前状态跌至谷底——莫雷加德却缔造传奇 【接上期,共两期】 问:活在前辈光环下是否像种诅咒? 莫雷加德:确实,尤其当你尚未取得成就时。二十年前瑞典人习惯了我们称霸欧洲、傲视群雄,这种比较始终如影随形,压力很大。” 问:耐克那些超厚底跑鞋引发过争议,你的球拍没人质疑吗? 莫雷加德:“规则只规定球拍尺寸不限、拍柄形状随意。(笑)理论上你带个披萨铲上场也行!不过胶皮必须经过国际乒联认证——这方面的规定可是又多又严。” 问:有对手提出过抗议吗?* 莫雷加德:“没有。刚带着这块拍子参加世锦赛时,大家都在笑问这是什么怪东西。不过——他嘴角扬起,他们很快就不笑了。” 问:时光倒流 你第一次握拍是几岁? 莫雷加德:“大概六岁。父亲一直在打球,15岁就创办了乒乓球俱乐部。比我大五岁的哥哥马尔特(现担任小莫教练)小时候就是欧洲同年龄段顶尖选手,我走上这条路很自然。” 问:何时意识到自己的天赋? 莫雷加德:“11岁蝉联欧洲青少年锦标赛冠军时——那届有350名选手参赛。之后我们全家搬去埃斯勒夫市,开始专业训练。” 问:哥哥当教练是什么体验? 莫雷加德:“我对自己和身边人都极其严苛,有时要求高到连自己都觉得该收敛。马尔特得根据我的情绪调整指导方式,这本就是教练的职责。” 问:会起冲突吗? 莫雷加德:“当然!但正因为是亲哥哥反而更好——我知道他和我一样渴望胜利。即便训练中争执,也从不影响训练质量,事后总能心平气和。” 问:去年你提过频繁旅行是种消耗? 莫雷加德:“飞亚洲尤其煎熬。即便去日本、新加坡这些梦幻之地,长途飞行还是让人麻木。现在我会带家人同行,但也学会了享受独处——这种能力至关重要。” 问:你在播客说过想实现财务自由,奥运后应该快实现了吧? 莫雷加德:“确实,但现在目标变了——积累足够资金支持全球参赛和训练,持续突破自我才是重点。” 问:你和女友莉娅·穆斯坎托是怎么认识的? 莫雷加德:“在我拿到世锦赛银牌前几个月,我们开始聊天,过了一段时间才正式在一起。现在已经在一起几年了,感觉很好。” 问:是通过乒乓球结缘的吧? 莫雷加德:“没错!她现在仍打球,不过以学业为主,不像我这么职业化。但我们经常讨论技战术,能互相促进。” 问:你们搭档过混双吗? 莫雷加德:对!2023年我们拿了瑞典全国锦标赛冠军,特别有趣。”他笑着眨眼,“那时刚恋爱,算是开了个好头——她父母很开心,她也很开心,这对我很重要。” 挚友抗癌之路 (当话题转向2018年队友大卫·安德森罹患白血病时,他声音骤然低沉) 莫雷加德:“那是我生命中最黑暗的时期。他父亲不仅是我的国家队教练,更是从13岁就指导我的恩师。眼睁睁看着这个家庭被摧毁太痛苦了。” “隆德大学的治疗很先进,生存率很高,但过程极其煎熬。医生说需要钢铁般的意志才能撑过去。这一路我目睹太多残酷,但现在他康复得很好,这比任何奖牌都珍贵。” 问:如今你在担任青年抗癌公益大使? 莫雷加德:“确诊消息公布一个月后我就加入了。当时只想做点什么——作为旁观者的无力感太可怕了。这个组织从没有过大使,他们很欢迎我的加入。” 问:十年后的展望? 莫雷加德:“我一定还在打球,我希望一切顺利。一路走来,我可能遇到了很多挫折,但希望它会继续下去” 问:你还会住在瑞典吗? 莫雷加德:“我肯定会的,我喜欢住在瑞典。” 问:考虑过因为税务原因移居吗? 莫雷加德:“宁愿多缴税也要住在瑞典。常年征战让我成了恋家狂魔,每次出国都归心似箭。” [编者注] 本次采访后,莫雷加德与瑞典乒协爆发矛盾: 1. 国家队教练权争议——他坚持要哥哥马尔特随队指导 2. 队服赞助商冲突——个人赞助收益本是支付哥哥差旅费的重要来源 莫雷加德拒绝就此事置评:“抱歉,这个话题到此为止。” 【续完,共两期】
【瑞典媒体】莫雷加德专访(下):奥运前状态跌至谷底——莫雷加德却缔造传奇 【
之双聊体育
2025-04-07 12:29: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