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在101岁去世前,终于道出了真相:“其实,当年我被扣押时,真正保住我性命的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4-07 12:49:11

张学良在101岁去世前,终于道出了真相:“其实,当年我被扣押时,真正保住我性命的并不是宋女士,而是另一位女人。”

2001年10月,在美国夏威夷内 101岁的张学良在病榻上艰难地喘息,他那浑浊的双眼望向窗外发呆。

这个曾经改写了中国历史的“少帅”,用尽最后一口气道出了埋藏半世纪的秘密......

“其实当年保我不死的……是凤至啊!”张学良的此话一出,直接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亲属。

至此,一段被宋美龄光环遮蔽的生死营救真相浮出了水面,而那个真正以智慧和隐忍对抗蒋介石铁 腕的女人,竟然就是张学良一生亏欠的原配妻子于凤至。

1936年12月,张学良亲自护送反动派国民党蒋介石回到南京,在登机前他笃信:“凭这二十年的交情,蒋先生必然不会害我。”

然而次日张学良的自信瞬间就被“大脸”了,蒋介石翻脸将他囚禁在孔祥熙公馆,并且秘密下令给戴笠:“找到机会就除掉他。”

而此时,远在英国的于凤至听到这则消息后,立刻就发电报给宋美龄:

“汉卿如果有什么事情,我将公布你们蒋氏家族的秘闻,孰轻孰重想必你们蒋委员长会知道的。”

原来,于凤至口中的这份电报是直指反动派国民党蒋介石在中原大战期间勾结日本、贪污军费的铁证。

这些证据都是于凤至的公公张作霖生前留给儿媳的“护身符”。

宋美龄虽然曾经也以“基督徒不可杀人”的理由来劝阻蒋介石,可自始至终都无法撼动他对张学良的 杀意。

其实真正让蒋介石产生忌惮的,正是于凤至手中足以颠覆政权的“七封密信”。

而于凤至背后的关系网还远远不止于此......

早年的时候于凤至就因为才华出众被宋霭龄赏识,宋母倪桂珍更是认她为干女儿。

这份特殊的关系,最终成为了她和蒋介石斡旋的筹码。

1937年的时候,于凤至直奔南京和宋美龄见面,并以“姊妹情”恳求:“如果汉卿死了,那么宋家和张家的血盟便成笑话!”

除此之外,于凤至还带上了张作霖遗留的机密文件约见蒋介石:

“这些信件如果‘不小心’登上了报纸,您‘民族英雄’的形象将崩塌。”

这些文件中详细记载了反动派蒋介石1927年和日本密谈承认伪满洲国的记录,以及蒋经国生母毛福梅遭冷遇的内幕。

于凤至留的这一后手,直接把蒋介石气得当场摔碎茶杯,但最后不得不妥协:“我可以不杀他,但他永远都得不到自由!”

后来在1940年,蒋介石为了逼迫张学良皈依基督教,并以“一夫一妻”的教义逼迫他和于凤至离婚。

于凤至为了保全丈夫性命,含泪签署离婚协议,前往美国后写下遗嘱:“死后愿与汉卿合葬。”

于是她斥巨资在洛杉矶购置了相邻的墓穴,以“未亡人”的身份守护着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

到了美国后,于凤至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意外地闯入了华尔街。

她精准投资通用汽车、迪士尼股票,在比弗利山庄购入两栋别墅,一栋署名“张氏寓所”。

1980年代,于凤至还将资产增值至数千万美元,全部存入“张学良基金”。

就连张学良曾经都坦言:“如果没有凤至,美龄也救不了我。”

宋美龄的庇护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平衡,她既需要维护蒋家的统治,又因为和于凤至的“金兰之谊”不得不施以援手。

1991年张学良前往美国,宋美龄捎去亲笔信:“勿见记者,勿提往事。”

宋美龄的这份谨慎,恰好印证了她对于凤至手段的忌惮。

不过可惜的是,而重获自由后的张学良,最终选择了和赵一荻合葬在夏威夷。

临终前,张学良对着录音设备哽咽:“我这一生,欠她的,终究是还不清了……”

0 阅读:90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