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有一座古寺,寺里的和尚整日发愁。因为寺庙位置偏僻,少有人来,油水少,和尚们个个饿得皮包骨。一个游僧见状为他们出了个奇计,不仅香客满门,和尚们赚了个盆满钵满,连达官贵人们也日日登庙拜访。 游方和尚名叫道焱,是释迦牟尼佛第三千六百七十二名弟子的座下大弟子。 成年后,立志要走遍祖国的千山万水,效仿地藏菩萨渡尽天下苦难人。 这次来到山西,天色已晚,道焱来到这个古寺挂单。 古寺名叫“一缘寺”,老和尚一缘最常说的话便是:渡尽天下有缘人。 故而道焱来时,得到了很周到的接待。 但是道焱发现,这些和尚们个个愁眉苦脸,饿的皮包骨。 道焱不明白,佛家向善,怎么把自己饿成这个样子,于是便跟方丈打听。 一缘听罢,道:“离这百公里,有个白龙寺,寺庙占地面积大,高僧也多,我们这里,庙小僧人少,所以香客都宁愿跑远点去白马寺,不愿意到这里来。我们也是随缘不强求。” 道焱听罢点点头道:“方丈说得极是,但是香火少,便没饭吃,众师兄弟饿得皮包骨头,容易影响修行之心,还是要好好解决一下。” 一缘道:“民间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那还是要有劳您了。” 道焱也不推辞,接应下来,一夜苦思冥想。 第二日,道焱用过早膳,在寺庙里参观,这庙虽小,但哥哥菩萨的庙堂却不少,道焱一个个膜拜,直到中午才拜完。 在文殊菩萨殿旁,有个大的长廊,道焱走进去,发现廊内竟供奉着500罗汉。 这些罗汉雕刻的各个栩栩如生。 道焱边走边参拜,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有了法子。 道焱集合了众僧,道:“我这里有个法子,能让寺庙香火旺盛,不知道你们可否愿意助我?” 众僧之间早已有被饿得想逃跑还俗的,一听道焱这么说,自然是积极拥护。 道焱道:“出家人不打诳语,这个法子,出家人是不该用的,但为了解你们的燃眉之急,也只好暂时用之,但你们必须答应我,只留够每日饭食钱就可,其余的要接济穷苦百姓,不可留在庙中擅自享用。” 众僧听罢,连连称是,于是,道焱说出了自己的计划,众僧都频频称好。 交代完毕,道焱便独自下山。 到了山下,道焱特地找了当地一家比较大的理发店,进去之后,道焱表示要理发。 老板道:“大师的光头也需要理么?” 道焱道:“红尘中烦恼多,自然也是要理的。” 老板觉得这和尚很奇怪,却也没再说什么,于是便开始给道焱理发。 理发过程中,道焱故意让老板弄破自己的头。 老板连忙给道焱道歉,道焱也不恼,当着老板的面,往自己头上按了一把白色粉末后道:“今日我忘带钱了,明日你上一缘寺找我要一千钱理发钱。” 老板理发出了事故,自觉理亏,因此也不敢多说,只得任由道焱离去。 第二日,理发店老板来到一缘寺,找众和尚要钱。 众和尚故意装作不知情的样子,表示他们都未曾下山理过发。 理发店老板不信,找到了方丈,方丈表示理发店老板可以在寺庙里找,如果能找到那个下山理发的弟子,肯定让他付理发费用。 于是理发店老板便一个个认了起来,结果自然是找不到的。 就在理发店老板纳闷之际,看到了罗汉堂,那一个个人影让理发店老板误认为里边藏了人,于是执意要进去。 众和尚也不拦,任由理发店老板进去寻找。 就这样,在一座卧着的罗汉佛像那里,理发店老板惊呆了,只见那睡罗汉头上被刀子割破了一块,上边还敷的白色药粉,而在睡罗汉怀中,正好放了一千钱,虽已生锈,但一枚不少。 理发店老板震惊了,他拿了钱,也固执地认为昨天去他那里理发的是罗汉先身。 因此“一缘寺罗汉现身”的事很快就在镇子上传开了,人们纷纷跑去“一缘寺”烧香许愿,连达官贵人也经常前往烧香了。 道焱看了笑着对方丈说道:“可切莫别忘了我先前的叮嘱”,于是便离开了。 可惜的是,道焱走后,老方丈不久就病逝了,一缘寺的和尚们似乎“忘记”了道焱的叮嘱,没有将多余的香火钱救济穷苦大众,而是自己中饱私囊,后来由于分赃不均,有和尚说出了道焱假扮罗汉的事。 从此一缘寺又落败了,再也没有人来烧香了。
宋时有一座古寺,寺里的和尚整日发愁。因为寺庙位置偏僻,少有人来,油水少,和尚们个
江樵品史
2025-04-07 15:17:22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