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7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宛城,没想到张绣不战而降,曹操大喜过望问侄子(典韦):“附近可有绝色女子?”,侄子说有却有点麻烦。曹操哪有什么顾及,当晚就临幸了这名女子,没成想惹了大祸。 张济本是割据宛城的军阀,去世后,他的侄子张绣继承了他的势力,当曹操率军南下,张绣自知不敌,又加上贾诩的劝诫,他只好先向曹操投降。 曹操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宛城,志得意满,就问率先入城的典韦:“谁家的妇人,长得好看?” 典韦如实回答:“有一女子姓邹,三十余岁,风姿绰约。” 曹操大喜过望:“快,去把她给我请来。” “只是...”见典韦吞吞吐吐,喝了点酒的曹操有些不耐烦:“有什么话,直接说,怎么变得跟妇人一样。” 典韦只好说出了隐情:“这妇人确实国色天香,可让她来伺候主公,有些麻烦。她是张济的遗孀,张绣的婶娘。张济与张绣情同父子,张济死后,张绣对这位婶娘也是恭敬有加。我们还是多少要顾及一些张绣的颜面。” 曹操很不屑:“败军之将,何以言勇?”又表示:“那张绣不过是一个降卒,也配迁怒于我?” 说罢,吩咐典韦带上兵卒去把邹氏请来。 邹氏花容月貌,眼神中还透露着几分惆怅和羞怯。 曹操刚一见面,就对她垂涎三尺,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两人翻云覆雨的画面。 曹操满脸堆笑:“夫人呐,夫人。你可知我为何接纳张绣,保全宛城?还不是因为有你在此。” 一边说,曹操还一边拿着邹氏的手不停摩挲。 邹氏尴尬的不知如何是好,曹操索性摊牌:“不知夫人今宵,愿与我同席共枕否?” 邹氏听完,非常惊讶,连忙向后躲闪。隐约间,她的眼眶已经泛出了几滴泪珠。 邹氏一介寡妇,若与曹操有了奸情,这会是奇耻大辱。可若是拒绝,不但宛城不保,张绣一家的性命,也会危在旦夕。 沉思片刻,邹氏颤巍巍的点点头,又支支吾吾的说:“这城里人多眼杂,我怕被人知道。” 曹操哈哈大笑:“无妨,无妨。我早已安排妥当,夫人即刻可随我前往兵营,那里戒备森严,无人打扰。” 邹氏无奈,只好跟着曹操去了城外的军营,屈辱的接受了曹操的示爱。 不过,宛城到处是张绣的眼线,婶娘被曹操霸占的消息,很快被张绣得知。 张绣原本就对曹操傲慢的态度很是不满,听闻曹操还抢占了婶娘邹氏,更是火冒三丈。 张绣本想直接跟曹操翻脸,贾诩却劝道:“将军息怒,此事当从长计议。” 贾诩认为,曹操可以除,但除掉他以前,应当先杀典韦。典韦一死,曹操不足为虑。 张绣按照贾诩的计划,先让人灌醉了典韦,趁他不省人事将其截杀。 而后,调集兵将往城外的曹军大营赶去。 曹军对此毫无防备,这突如其来的杀声震天,让曹操措手不及。他连忙呼唤典韦前来护驾,却被告知典韦已经命丧黄泉。 曹操非常绝望,以为自己要殒命于此。 关键时刻,曹操的长子曹昂,主动让出自己的战马,让父亲先逃。 曹操也顾不上许多,换上了普通士卒的衣服,在十余名侍卫的保护下着急忙慌的冲出包围。 曹操终于脱离了险境,可他自此失去了长子曹昂。 曹昂之死,令曹操的丁夫人非常难过。丁夫人万念俱灰,索性离开曹操。尽管曹操非常不舍,可丁夫人已经看透了曹操,宁死不肯回到他的身边。 至于张绣,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在贾诩的建议下,又与曹操重修旧好,成了他的部下。 尽管曹操与张绣有杀子之仇,可曹操为了长远考虑,还是尽力笼络张绣。为了让张绣与自己死心塌地,曹操索性与之结为儿女亲家。 曹操让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如此,两人结成了利益联盟。 有了张绣的加盟,曹操在与袁绍的对阵中,获得了极大的优势,并成功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 至于张绣,全身心的替曹操打天下,最后死在了远征乌桓的路上。 张绣去世,曹操让其子张泉承袭爵位,后来,张泉卷入了一场政治风波,被削官夺爵后,无情斩杀。
这是四大名著里的哪段情节?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