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维女荆楚,居国南乡,荆襄锁钥

学学安西承宣布 2025-04-07 16:43:31
荆门,别称荆楚门户,其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孕育出了长江中游古老文明之一的屈家岭文化(上承大溪、下继石家河)、养育出道教创始人之一的老莱子,出土了对我国古代思想史产生重大影响的神州D一书『郭店楚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荆门先民便已生活在此,距今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迸发出耀眼星光的屈家岭文化;商周时期,这里属荆州域,约前740年楚灭权并置权县(中华D1县),前689年楚文王都郢(江陵纪南城),荆门成为郢都近郊,钟祥为郊郢,系楚陪都;秦昭王时白起拔郢后置当阳县属南郡,西汉初设编县,三国时这里发生长坂坡之战,亦是关公掇刀处,东晋改长宁属长宁郡;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拆长林立荆门,废当阳入荆门,属南郡江陵府,荆门县名由此始;两宋置荆门军属荆湖北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军为荆门府;明初先降府为县后升州,明嘉靖十年(1531),荆门州改属承天府(今钟祥),清代顺治三年(1646),改承天为安陆府,荆门州仍领当阳县,属安陆府。乾隆五十六年(1791),升荆门直隶州。 1、屈家岭文化以数量众多的环壕聚落和史前城址、发达的稻作农业、先进的制陶业为突出特征,其遗址是长江中游史前稻作遗存的首次发现地,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荆门由来:荆山余脉南段有山“峰峦对峙,上开下合,厥状如门”,仿佛是荆山之门,被称为荆门山,荆门地名因荆门山而得名 3、明嘉靖帝朱厚熜为纪念自己的出生地,取“风水宝地、祥瑞所钟”之意,将安陆州升格为承天府,并赐名“钟祥”。寓意“钟聚祥瑞”,象征着吉祥与繁荣。 4、可以发现,荆门在南北对峙期,作为荆襄(荆州、襄阳)的通道,起着重要节点作用;但到了治世期,随着荆襄的“衰颓”,荆门重要性也就不那么显著,但偶尔也会出现楚郢都畿辅、明嘉靖帝龙兴地的特殊时期 5、游览点 主城区:市博物馆(馆藏丰富、叙述得当)、龙泉公园(中式园林经典之作、文峰塔、陆九渊纪念馆在其内)、中天街(商业街,很热闹,从南薰门进全是吃的)、漳河(时间缘故遂罢) 钟祥:明显陵(5A搭配着莫愁湖、莫愁村,还是有不少玩耍点的)、市博(造型美艳、以明文化为主)、兴王府(应该去元佑宫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