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国民党上将韩复榘被枪决后,他的妻子高艺珍带着子女不知所措,原西北军将领闻承烈出手相助,派火车把高艺珍一家接到西安。 韩复榘这人,说起来真是个复杂角色。他1890年出生在河北霸县,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连书都没正经读过,后来投了军,从小兵一步步爬到国民党上将的位置。靠的是啥?一是运气好,赶上了军阀混战那会儿,二是脑子活,懂得见风使舵。他早年跟着冯玉祥混,在西北军里打下了基础,后来掌控山东,当了好几年“山东王”。那时候,山东的地盘被他管得还算稳,至少面上看不出啥大乱子。可这人也有毛病,做事太自我,喜欢独断独行,不怎么听上头的招呼。 到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鬼子打得凶,韩复榘手握重兵,却没啥斗志。他在山东的地盘上,守又不守,退又不退,搞得蒋介石火冒三丈。1938年1月,他被召到武昌开会,结果一到就被扣了,直接枪决。蒋介石为啥这么狠?有人说是因为韩复榘抗战不力,丢了山东,关键时刻掉链子;也有人说他早就跟日本人眉来眼去,有通敌嫌疑。不管真相咋样,韩复榘这下场,多少有点自找的意思。他平时太嚣张,树敌太多,到了关键时候没人替他说情。 韩复榘一死,他家里立马乱了套。高艺珍是他的正妻,嫁给韩复榘的时候,他已经是军阀大佬了。她没啥政治头脑,就是个普通女人,平时靠着丈夫的地位过日子。韩复榘被枪决后,消息传出来,整个家都懵了。国民党那会儿正忙着打仗,哪有心思管一个死去军阀的家属?高艺珍带着几个孩子,年纪都不大,最大的估计也就十来岁,最小的可能还在襁褓里。家里没主心骨,外头又乱糟糟的,她一个妇道人家,能干啥?摆在她面前的路,要么等着被仇家找上门,要么赶紧找个靠山。 这时候,闻承烈出现了。闻承烈是啥人?他跟韩复榘一样,都是西北军出身,早年跟冯玉祥混过,后来各奔东西。他不是啥大人物,但手里有点兵,算是个有分量的地方将领。韩复榘活着的时候,俩人关系不算特别近,可也不至于结仇。闻承烈为啥帮高艺珍?有人猜是念旧情,毕竟都是西北军出来的,多少有点袍泽之义;也有人说是看在韩复榘的面子上,不想让他家人落得太惨。不管咋说,闻承烈派了火车,把高艺珍和孩子们从危险的地方接到了西安,这事儿干得挺地道。 火车这东西,在1938年可不是随便能弄到的。那年头,打仗打得铁路都断了,能弄到一辆火车,还得保证安全送到西安,闻承烈肯定花了不少心思。西安那会儿是国民党的大后方,相对稳定,高艺珍一家到了那儿,总算能喘口气。闻承烈这手伸得及时,等于救了高艺珍一家好几条命。要不然,以韩复榘的身份,他死后仇家肯定不少,高艺珍母子几个说不定连命都保不住。 这事儿搁在当时,挺让人感慨的。韩复榘活着的时候,风光无限,手底下管着几十万兵,山东的地盘说一不二。可他一倒下,家里人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了。乱世里,啥叫靠山?靠山就是关键时候能拉你一把的人。闻承烈这人,没干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就这么一件事儿,足够让人记住他。高艺珍一家后来咋样了,史料上没太多记载,但能活下来,总比稀里糊涂没了强。 再说回韩复榘,他这人真不能瞎吹。有人说他治理山东有功,修路办学啥的,可抗战来了,他那点功绩立马露馅儿。打仗不卖力,关键时候跑路,这不是啥好汉该干的事儿。蒋介石枪毙他,固然有杀鸡儆猴的意思,可韩复榘自己不争气,也是事实。他死了,高艺珍和孩子们遭殃,多少有点因果报应的味道。不过,闻承烈的帮忙,又让人觉得这世道还不算全黑,总有些人愿意干点暖心的事儿。
1938年1月,国民党上将韩复榘被枪决后,他的妻子高艺珍带着子女不知所措,原西北
历史海大富
2025-04-07 19:20: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