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抓歹徒身上18处弹孔的武警战士,如今他享受到什么待遇? 走进云南红河边境管理支队的办公楼,墙上的光荣墙格外引人注目。在众多照片中,有一张照片前总是有人驻足观看——那是一位面容坚毅的年轻警察,照片旁边的文字简单记录着"二等功臣 张豪"。 谁能想到,这位如今在边境派出所默默工作的普通民警,曾经用满是弹孔的身体演绎了一场生死追击的传奇? 2017年1月的云南河口县,一连串的抢劫案让当地群众人心惶惶。这个地处边境的县城,因其复杂的地形成为了抢劫团伙的乐园。从1月初开始,短短几天内已经发生了七起针对货车司机的抢劫案件。 "这群该死的畜生!"河口县公安局局长拍案而起,"政委,你赶紧联系武警那边的人,我们这次一定要把他们一网打尽。" 当地地形为抢劫团伙提供了天然掩护——公路两侧是茂密的树林,高低落差大,歹徒稍有风吹草动就能迅速逃入树林无影无踪。这也是当地警方连续布控一周多都无法抓获歹徒的主要原因。 1月16日凌晨,经过周密部署,警方和武警决定实施一次引蛇出洞的行动。一辆伪装成货车的车辆缓缓驶向案发路段,车内坐着全副武装的武警战士。年仅19岁的张豪就在其中,这是他入伍后参与的第一次重大任务。 "鱼上钩了,准备行动。"随着耳麦里队长的指令,张豪握紧了手中的步枪。 当歹徒们刚刚拦停"货车"准备实施抢劫时,武警战士们迅速从车内跳出。歹徒见状四散逃窜,其中一名光头大汉被张豪锁定。 正当张豪紧追不舍时,光头大汉猛地转身朝他开了一枪。张豪感到身体被重重击中,但他咬牙忍痛,继续紧追不放。眼看歹徒就要钻进林子,张豪毫不犹豫地从三米多高的路基上一跃而下。 茂密的丛林中能见度极低,张豪凭借着军人的敏锐和执着,在追击了800多米后,终于将光头大汉制服。就在他准备追击下一名歹徒时,才发现自己的下半身已经被鲜血浸透。 "张豪,干得漂亮,回去给你请功。"队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却发现他脸色苍白,作战服上不断渗出鲜血。 "兄弟,你可一定不能有事啊!你才19岁,你要是有个闪失,我怎么跟你家里人交代?"在赶往医院的路上,队长紧握着张豪已经冰凉的双手,声音哽咽。 没有人知道,当时的张豪身上已经中了13弹,留下了18处弹孔。在生死一线,他却把抓捕歹徒看得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 当医院急救室的大门被推开时,医护人员都惊呆了。担架上躺着的年轻武警战士全身是血,脸色苍白如纸,呼吸微弱。 "受伤的战士正在赶来的路上,我们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保住他的性命!"医院院长的话音刚落,救护车就呼啸而至。 张豪被紧急送入手术室。医生剪开他的衣服,震惊地发现他浑身遍布青黑色的伤口。从他体内,医生一共取出了10颗钢珠,缝合了60多针,但还有3颗钢珠因位置特殊无法取出,只能永久留在他的体内。 "受伤了为什么不第一时间报告,而要继续追捕歹徒呢?"清醒后,前来探望的领导握住张豪的手问道。 "我当时只想着不能让他们跑掉继续祸害群众,把中枪的事情给忘记了。"这个淳朴的回答,道出了张豪的本心。 这种舍己为人的品质从何而来?时间拨回到张豪的童年。1997年,张豪出生在云南边境的一个贫困农村。家里靠父母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不幸的是,张豪很小时父亲就因意外去世,留下他和姐姐与母亲相依为命。 虽然家境贫寒,但父亲在世时常教导他:"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这句话,成了张豪心中永远的信念。 高中毕业后,张豪毅然选择参军。初入部队的他并不特别出色,很多训练他都吃力。但他从不甘于落后,除了正常训练,他还给自己加任务,没日没夜地锻炼。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武警战士。 2017年的英勇事迹为张豪赢得了二等功和全国优秀警察的荣誉。然而,真正考验他的时刻在2018年到来——他所在的部队面临撤编。 作为二等功臣,愿意接收张豪的单位很多,他本可以选择更舒适的工作环境。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张豪选择留在边境,成为马鞍底边境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 "既然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就应该坚守好自己的职责,无愧于'人民卫士'这个称号。"这是张豪的解释。 2020年疫情爆发时,张豪放弃了所有休假,全天候坚守在防疫一线。别人不愿干的累活他抢着干,别人不愿去的危险地方他带头上。当疫情结束时,他整整瘦了20多斤,高高凸出的颧骨让母亲心疼得直落泪。 如今,时间已经走到了2025年,那场惊心动魄的追捕已过去八年。张豪依然在云南红河边境管理支队工作,体内的三颗弹珠成了他永久的勋章。每当有人夸赞他时,他总是平静地笑笑,从不多言。
为抓歹徒身上18处弹孔的武警战士,如今他享受到什么待遇? 走进云南红河边境管理
熹然说历史
2025-04-07 22:23:00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