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决明的相关内容,来智搜看看。
奇妙生物圈植物科普 | 在传统中医药的广袤宝库中,草决明以其丰富的药用价值与多样的实用功能,占据着独特的地位。草决明,还被称作羊明、羊角、马蹄决明等,是豆科决明属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植物,每年8至11月,迎来它的花果期。
从形态特征来看,草决明颇为醒目。植株直立、粗壮,最高可达2米。叶柄上没有腺体,小叶呈倒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质地膜质,顶端圆钝且带有小尖头,上面分布着稀疏的柔毛,下面则被柔毛覆盖。托叶线状,早早脱落。草决明的花腋生,常2朵聚生一处,花梗纤细如丝。萼片大小稍有差异,呈卵形或卵状长圆形,膜质质地,花瓣则为明艳的黄色。花药四方形,子房无柄,结出的荚果纤细,近似四棱形,种子呈菱形,表面光亮。
草决明在药用领域,有着极高的价值。其种子作为常用中药决明子,味咸,性平,无毒,有着清肝明目、通便的显著功效。在临床上,主治高血压、头痛、眩晕、急性结膜炎、角膜溃疡、青光眼、痈疖疮疡等多种病症。中老年人长期饮用草决明叶泡的茶,有助于维持血压正常,保持大便通畅。
但使用草决明时,需格外谨慎。由于决明子药性寒凉,具有明显的泄泻和降血压作用,脾胃虚寒、脾虚泄泻及低血压患者不适合服用。长期服用决明子,还可能引发肠道病变,这是因为其含有刺激肠道的化合物。
炮制草决明有特定规范。决明子需除去杂质,洗净并干燥,使用时捣碎;炒决明子,则要取净决明子,依照清炒法炒至微微散发香气,使用时同样需捣碎。在用药剂量方面,一般为9至15克,以内服煎汤为主。古人在实践中总结出诸多实用妙方,如针对青盲、雀目,将一升决明与五两地肤子共同研末,用米汤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用米汤送服二三十丸;治疗目刺肿痛、头风热痛,可将炒后的决明子研细,用茶调匀,外敷于两侧太阳穴,药干后及时更换,一夜便可消肿。
除了药用价值,草决明在其他领域同样贡献突出。它根系发达,能有效保持水土,在生态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草决明的植株形态优美,花色鲜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此外,决明子可用来提取蓝色染料,丰富了染料的来源;草决明的苗叶和嫩果还可供人食用,为餐桌增添独特的风味。
草决明宛如一座蕴藏丰富的宝藏,在药用、生态、生活等多个维度展现出独特魅力。但在利用的同时,我们也应遵循科学规范,合理使用,让草决明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与生活。档案
草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