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人到晚年,到底是什么最容易拖垮身体?83 岁的香港才子蔡澜给出了答案,他说拖垮身体最快的方式,不是抽烟和喝酒,而是两个坏习惯,让人醍醐灌顶! 蔡澜,人称 “食神”,和金庸、黄霑、倪匡并称为 “香港四大才子”,如今却只剩他一人。很多人觉得蔡澜活得 “通透”,他在社交平台开设的问答专栏,不废话、不矫情,走红网络。 日前,83 岁的蔡澜接受媒体专访时透露,妻子去世后,他住进了海景房,身边有八个人照顾日常,包括早上护理、生活佣人、司机等。他还将所有收藏 “断舍离”,藏书、字画、古董家具都送了人,只留下几十年的普洱茶慢慢品味。 蔡澜说自己现在的生活很简单,随时睡觉,随时起床,一起床就喝茶、打游戏。要是有人管他怎么生活,他会直接骂甚至赶走对方,“到这个地步,你还来管我?” 有人说,蔡澜展示了自我养老的最高境界。很多老头比他有钱,却抱着财富和遗憾抑郁而终。蔡澜年轻时以享乐主义闻名,现在把逍遥哲学贯彻到晚年。他觉得活一天过一天,不必担忧,瞻前顾后不敢享受生活太亏了。 在养生这件事上,蔡澜和很多人不同,他的人生信条是抽烟喝酒不运动。但他也对人生下半场有独特看法,比如在《活过》中,他说人到晚年,躺在床上才明白拖垮身体的两个坏习惯。 第一个坏习惯是社交封闭。有些人晚年喜欢一个人待在家里,不与人交流,家成了无形牢笼。作家李尚龙说:“废掉一个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他在家无所事事地待上一年。” 可有人觉得,在家能让人平静,可实际上,出去和朋友品茶谈心,才能为生命积攒能量。生命需要滋养和能量流动,长期处于逼仄环境,身心会受禁锢。若你精神不振,不妨出门走走,也许能有好心情。 第二个坏习惯是过度节俭,不懂得享受生活。老一辈习惯能省则省,可过度节俭就成了 “自找苦吃”。心理学上 “损失厌恶” 理论,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提出,意思是人们更怕失去而非期待获得。这理论放在老一辈身上很合适,有的老人觉得钱不能乱花没错,但过分节俭会让生活质量下降,吃不好穿不暖,生病也舍不得去医院。 但有人觉得节俭是美德,不会影响生活。可实际上,蔡澜坚信人生最大乐趣在于品味和享受,不懂得享受美食就无法领略生活美好。他游历各地,品尝特色菜肴,领略异国风味,美食滋养了他的身心。 为了让更多人领悟生活精髓,84 岁的蔡澜写下首部自传《活过》,分享他通透人生的智慧。这本书是他八十多年人生的思考与回忆。 蔡澜在书中说:“人老了,就爱怀旧,还是多写一点旧事吧。” 书中不仅有他的成长轨迹,还有人生哲学。他反思身边人事,从人生、金钱到人际关系都有深入探讨,幽默又深刻,让人阅读中得到启发。 读完《活过》,我对蔡澜生活态度有了深刻思考。他的豁达乐观舒缓了我沉重心情,面对磨难挫折,他的智慧之言振奋人心。 “生活就是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这是蔡澜教给我的哲理。在他笔下,我们看到他的从容洒脱,也明白珍惜每一刻的意义。 《活过》不仅是蔡澜的人生回顾,更是蕴含人生智慧的佳作。它让我们明白在复杂社会中保持自我、乐观。这本书适合各年龄层读者,尤其是人生变化中的人。
83岁蔡澜坦言:晚年的两大身体“雷区”
橙子唠嗑
2025-04-08 12:43:59
0
阅读: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