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个被烧死的女大学生还没说法,小米汽车又出事了。4月2日,西安一女子开小米上高速,本想体验智驾系统,却没想到在过收费站时,车子毫无征兆的失控,从40码暴增到70码,直直撞向路边路桩。 4月2日下午,西安市民赵女士驾驶新购入的小米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刚过收费站,还未驶入匝道时,车载显示屏提示可以开启"辅助驾驶"功能,疲惫的赵女士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希望借此稍作休息,然而,噩梦随之而来。 车辆突然失控,速度在短短几秒内从40公里/小时飙升至70公里/小时,赵女士惊恐万分紧急踩下刹车,但为时已晚,汽车径直撞向路边的路桩造成严重损毁,所幸赵女士只受轻伤,但这次经历无疑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事后赵女士联系了汽车商家,却得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回复:"您购买的是基础版车型,没有障碍物识别功能,"这一回应不仅暴露了产品在功能上的局限性,也凸显了厂商在售前告知义务上的疏忽。 然而,我们不能将所有责任都推给厂商,事实上,驾驶员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保持警惕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正如许多网友指出的,即便是高配版智能汽车,也不能完全依赖其自动驾驶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问题并非小米汽车独有,而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智能驾驶技术的不稳定性需要持续的研究和改进,正如业内专家指出,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必须同时配备摄像头、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缺一不可。 然而,技术的完善需要时间和大量实践,在此过程中如何平衡创新与安全,成为摆在整个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琳琅满目的智能汽车,消费者应该如何明智选择?首先在购车时要仔细了解车辆的具体配置和功能,不要被华丽的广告辞藻所迷惑,在使用智能驾驶功能时要保持高度警惕,切记这只是辅助系统,而非完全自动驾驶。 消费者还应该根据自身需求和驾驶习惯选择合适的车型,对于不熟悉或不信任智能驾驶系统的人来说,选择传统车型可能更为妥当。 智能驾驶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它既代表着未来交通的美好愿景,也隐藏着潜在的安全隐患,只有汽车厂商、监管部门和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智能驾驶的美好愿景。 让这项革命性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福祉,而非成为威胁生命安全的隐患,让我们携手共创一个更安全、更智能的未来交通世界。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信源:河南都市频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个被烧死的女大学生还没说法,小米汽车又出事了。4月2日,
戴梦维苏苏
2025-04-08 14:05: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