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3年,侯君集被押解到了李世民面前,李世民带着哭腔说道:爱卿我真的想赦免你的死罪,可群臣纷纷建议将你处死,我若不处死你难免犯了众怒,死前你还有什么要求,我一定帮你办到。 侯君集看着泪眼朦胧的李世民,无奈地回复到:臣有今日之祸,实属罪有应得,陛下不必如此,只求陛下能够放过我的妻儿老小。李世民听完之后,点了点头便让侍卫将他带出去,勉强答应了侯君集的临终遗言。 侯君集从小并不喜欢读书,他一直都靠一张嘴活着,成年后好友将其邀请到秦王府中一同共事。在秦王府初期侯君集性格不错,向李世民手下几名战将学习战场经验,并且在战场上较为勇猛,李世民将其封为侯爵。 公元626年,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矛盾激化,二人激战于玄武门。李建成、李元吉等人早已做足了准备,李世民收到消息的时候,身边战将并不多,此时侯君集主动站了出来说道:秦王,您对臣有知遇之恩,现在就是我报答您的时候,给我点一些府兵,我去埋伏。 李世民笑着对侯君集说道:若兵败我不仅不会为你说话,还会抹黑你,你一定要想好这件事情再做决定。侯君集焦急道:秦王这些卑职自然知晓,请速速点兵此事宜早不宜迟啊,如若败露,我亲自向当今圣上请罪。 玄武门之变爆发后,侯君集率领的秦王府兵控制住了通向皇宫的大门,按理说这是死罪,可侯君集愿意给李世民背这个黑锅,李世民在玄武门战斗也很顺利,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统统收拾掉。 此战中,侯君集居功至伟他控制了皇宫大门,使得里面的皇宫侍卫无法出来调停此事,这样才让李世民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太子。仅仅过了两个月,李渊就决定将皇位禅让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接手皇位后,第一件事情就加封侯君集千户侯,拜右卫大将军,彼时的侯君集风光无限。 侯君集风光无限之时,一些好友提醒他:功高盖主。可侯君集淡然地说道:我为陛下出生入死,我就不相信陛下能够忍心杀我。由此可见侯君集已经嚣张到了极点,老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没几年,侯君集就被派往征讨高昌的路上。 高昌地处荒漠地区,侯君集大部队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其形成威胁,于是侯君集另辟捷径,他带着几千精锐部队日夜兼程绕道至高昌城下。侯君集围而不攻,等待大部队的到来,高昌原本粮草储备就不多,让侯君集围了一个月后,没有费一兵一卒就拿下城池。 进城后,侯君集大肆掠夺城中宝物,这些情况他都没有上报,事后李世民得到消息得知了侯君集干的这些荒唐事,直接就将其下了大牢。不过这并没有让李世民对这个人的军事能力感到不认可,唯一触犯到李世民逆鳞的是:侯君集准备与太子李承乾相约起事! 李承乾作为太子并没有受到李世民的宠爱,因此他找到了侯君集商量如何能够坐稳太子之位。侯君集直接建议:如果你现在不动手,你可能就与当年的太子李建成一样了。李承乾听到侯君集的建议后,回家后就准备了起来。 可惜的是这件事情还没有开始就被人揭发出来,李承乾被捕后,侯君集自然也难逃此厄。李承乾将侯君集供了出来,本身侯君集居功自傲就让朝中大臣不爽,现如今正好有了把柄他自然会被集体针对。 大臣们纷纷上书:若不杀侯君集,日后大唐就会有千千万万个侯君集,请陛下三思!甚至还有一些臣子用罢官来威胁李世民杀掉侯君集。眼看这件事情闹得越来越大,李世民也知道自己保不了侯君集直接将其处死,不过在其死前还是问了他最后的愿望。 最终侯君集的妻儿被迁往岭南,留下了一条命,这也是李世民能给侯君集最后能办的事,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公元643年,侯君集被押解到了李世民面前,李世民带着哭腔说道:爱卿我真的想赦免你
曦月谈
2025-04-08 14:08:25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