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成真了!”近日,湖南一位老师上了一堂特别的课,她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梦想,然后通过AI技术,让孩子们“变身”成他们梦想中的样子。老师接下来的一番话让网友们纷纷感叹:这也许就是AI技术存在的意义吧! 当湖南怀化那间教室的屏幕亮起时,孩子们看到的不再是寻常的教学课件,而是一张张既熟悉又陌生的“未来面孔”。 有的孩子指着屏幕大笑,带着难以置信的语气问:“老师,那真的是我吗?” 这正是那堂特殊班会课的高潮。 起因源自一位老师想让“梦想”这个词,不再仅仅停留于作文纸上的朴素想法。 这堂主题为“我的梦想”的班会课,起初和以往并无二致。孩子们写下医生、军人、工程师、宇航员等五花八门的志向。 然而这位怀化老师的心中却酝酿着一个不同的计划。她此前参加的一次教师培训,让她了解到大城市学校已开始尝试运用AI技术辅助教学。 这激发了她的灵感,随后便一头扎进了自学。从最初用AI画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后来摸索生成更复杂的人物图像,她思考着:能否用这项新技术,为孩子们的梦想“拍”一张未来的快照? 于是她默默收集了全班同学的梦想职业。利用业余时间,她借助AI软件,小心翼翼地将每个孩子的面部特征,与他们所向往职业的典型着装、场景巧妙融合,生成了一系列孩子们大约20岁时的“职业模拟照”。 这才有了班会课上那令人震撼的一幕:穿着白大褂、眼神专注的“小医生”,身姿挺拔、手握国旗的“小军人”,头戴安全帽、 自信的“小工程师”,乃至身着航天服、站在模拟太空舱前的“小宇航员”。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技术展示。长期以来,关于梦想的教育多停留在口头鼓励和文字描绘,那份未来的期许,对孩子们而言总隔着一层看不透的薄纱。 AI的介入意外地将这份抽象的憧憬,转化为触手可及的视觉形象。孩子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张合成照片,更像是内心深处渴望的一种“预演”,是未来无数可能性中被清晰勾勒出来的一种。 这位老师相信,梦想本身没有高低贵贱,重要的是孩子们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他们亲眼“看见”那个穿着职业装、眼神笃定的自己时,努力的目标似乎也变得不再遥远。 这种尝试,与当下一些教育探索异曲同工——无论是让历史人物“开口说话”,还是用VR技术“亲临”古诗词意境,技术正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试图缩短理论知识与感性体验之间的距离。 这一幕虽不能保证孩子未来必定成功,也无法直接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但它的意义在于让梦想脱离了纯粹的文字叙述。 当屏幕上那个未来的自己如此真切地出现时,一颗更具体、更“看得见”的种子便已悄然种下。 这种由技术赋能的“眼见为实”,或许能点燃一些孩子心中潜藏的火焰,让他们更相信,那个理想中的自己,并非海市蜃楼,而是可以通过努力真正抵达的彼岸。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红星新闻2025年4月6日的报道
“梦想成真了!”近日,湖南一位老师上了一堂特别的课,她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梦想,然
猫猫背茹茹
2025-04-08 15:29:03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