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徐锡麟被绑在刑场上,刽子手抡起铁锤,对他的下半身进行了残忍的打击,接着又将他的心脏剖出,切成片状炒熟,作为下酒菜供人食用。这惨绝人寰的一幕,揭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1907年7月7日,安庆城北马山刑场,徐锡麟被绑在木桩上,刽子手抡起铁锤,狠狠砸向他的下半身,血肉模糊,随后剖开胸膛,取出的心脏被切片炒熟,竟成了清廷官员的下酒菜。 徐锡麟,字伯荪,1873年12月17日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世代读书的家庭。家里藏书多得能堆满几间屋子,他从小就泡在书堆里,读经史子集,尤其喜欢数学和天文。有记载说他用竹子和木头自己动手做了个浑天仪,测得还挺准。1893年,20岁的他考中秀才,之后在绍兴府学堂当了教书先生,教经学和算学,学生们都挺服他。那时候的绍兴,街巷窄得只能并肩走两个人,青石板路边总有茶肆书肆,他常跟朋友在那儿喝茶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国家大事,忧国忧民的心思慢慢冒了出来。 1903年,他跑去日本看大阪博览会,结果看到中国古代铜钟被摆在那儿展览,标签上写着“清国”,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自己国家被外人瞧不起,心里那股屈辱感怎么都压不下去。在日本,他认识了陶成章、龚宝铨这些志同道合的人,大家凑在一起,点着昏黄的灯聊救国大计。他从那时候起彻底不信改良能救中国,决心干革命。 回国后,徐锡麟在绍兴开了热诚学堂和特别书局。书局里全是新书,学堂里聚了一帮热血年轻人。他亲自上课,讲西方的科技和民主思想,讲得慷慨激昂,桌子上常摊着地图和书本。1904年,他在上海加入了光复会,成了核心人物,后来跟陶成章他们一起筹办大通学堂,专门训练会党的骨干,为以后起义攒人手攒力气。 1906年,他花钱捐了个道员的官衔,去了安徽当官。表面上是混官场,其实是暗地里筹划造反。他被派到巡警学堂当监督,那地方有操场有校舍,周围绿树挺多。他每天穿着官服在操场转悠,看着学员练枪练队列,表面上挺威风,其实心里盘算着大事。安徽巡抚恩铭是蒙古族人,家里世代做官,他当官多年还算清廉,手下人都说他不错。恩铭挺看重徐锡麟,觉得这人有点才华,还亲自递过茶给他,把他当得意门生。可惜,这份信任没多久就变成了血淋淋的结局。 1907年7月6日,安庆巡警学堂搞毕业典礼,学员们穿着深蓝警服整整齐齐站着,天气晴得让人心情都不错。徐锡麟穿着警服走上前台,递给恩铭一份名册,声音洪亮地说要请抚台点名。恩铭坐在台上,手里摇着折扇,正点头呢,徐锡麟突然从靴子里掏出手枪,喊着“革命党起事”,对着恩铭连开几枪。恩铭胸口血流如注,官袍都染红了,当场倒下,护卫慌忙把他拖走。 礼堂里乱成一团,徐锡麟带着陈伯平、马宗汉他们领着学生军冲出去,直奔巡抚衙署。街上尘土飞扬,起义军拿着步枪喊口号,气势汹汹。到了衙署,藩司冯煦和臬司毓朗早就跑了,只剩点残兵守着。他们又转去攻军械所,那儿堆着不少木箱,火药味呛人。起义军架了两门炮,对着清军阵地轰,可惜大家没啥经验,炮弹老打偏,火力撑不住。清军援兵来了,洋枪打得密集,起义军渐渐顶不住了。 打了四个钟头,军械所的弹药用光了,起义军只能四散跑。徐锡麟在乱战里被清兵围住,肩上挨了一刀,躲了一下又被枪托砸倒,手被绳子绑得死死的。押到巡抚衙门审问时,他站得笔直,大声说别害无辜。第二天早上,他被拉到马山刑场,刽子手用铁锤砸他下半身,血流了一地,又拿刀剖开胸膛,心脏被掏出来切片炒熟,成了清廷官员的下酒菜。这残忍的场面,连围观的百姓都看不下去了。 徐锡麟死了,尸体被随便埋在马山,周围全是杂草,墓碑也简陋得不行。消息传出去,革命圈子里炸了锅。没几天,杭州西湖边搞了个悼念会,孙中山亲自去悼念,写了挽联夸他功绩大。章太炎也在报纸上发文章,说他大义凛然,字里行间全是敬佩。他的事迹传得很快,街头巷尾都在聊,好多年轻人听了他的故事,扔下家里的事就跑去干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清朝完了,中华民国起来了,徐锡麟他们的血总算没白流。 他家里人也遭了殃。独子徐学文还是个小娃娃就被抓了,按律要受酷刑,幸好清朝垮了才捡回一条命。后来他去德国留学,苦读几年拿了个博士学位,回国搞药业研究,研制出“喘必灵”,效果好得很,药铺前老排长队,成了挺有名的故事。徐锡麟的牺牲是个人的悲剧,但点燃了革命的火,名字刻在史书里,碑文旧了也抹不掉。 想想看,一个秀才出身的人,家里条件也不差,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呢?他不是不知道起义风险大,也不是没想过失败的下场,但他还是干了。这种胆量和血性,不是谁都有的。清廷那帮人,杀他杀得那么狠,还拿他心脏下酒,真是没人性,可他们没想到,这么干反而让更多人看清了他们的真面目。徐锡麟死了,但他留下的东西,比他活着的时候影响还大。
1907,徐锡麟被绑在刑场上,刽子手抡起铁锤,对他的下半身进行了残忍的打击,接着
运赛过去
2025-04-08 16:45: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