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远,2001年出生,江西九江武宁人,全职从事职业打假工作,以食品领域的标签瑕

君旭和趣事 2025-04-09 00:15:35

郑思远,2001年出生,江西九江武宁人,全职从事职业打假工作,以食品领域的标签瑕疵、过期食品等问题为主要投诉方向,通过投诉举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手段向小商户索赔。2025年3月14日,郑思远因涉嫌“敲诈勒索”被江西省修水县公安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同案另有三人被拘,包括两名徒弟(其中一人刚成年)和一名朋友。案件涉及多地商户,部分涉案人员在2025年2月已被立案调查。 郑思远在全国12315平台上的投诉举报次数超过1367件次,仅在2023年8月至9月的25天内就提交了30件次投诉。其投诉常以拆分同一问题多次举报、反复申请复议等方式施压。 2022年,湖北崇阳县市场监管局将其列入“恶意投诉举报者”黑名单,并通报其行为以牟利为目的,涉嫌利用法律漏洞威胁商户和行政机关。郑思远主要针对小型零售商户(如杂货店、农贸市场摊贩),通过标签瑕疵或过期食品索赔,导致部分商户因和解成本或名誉受损而陷入经营困境。 有案例显示,商户为避免官司选择私下支付数百至数千元赔偿,甚至有商家因误会被举报后流失顾客。 根据《刑法》第274条,敲诈勒索罪的构成需满足“非法占有目的”和“威胁、胁迫手段”等要件。郑思远及其律师辩称其行为属合法维权,但警方指控其通过高频投诉、行政复议等方式施压,迫使商户支付赔偿,可能涉及“软暴力”胁迫。 多地市监局指出,其投诉中存在“拆分问题”“辱骂执法人员”“制造问题食品”等恶性手段,可能被认定为滥用权利牟利。若罪名成立,根据涉案金额和情节,可能面临: 一般情节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三至十年有期徒刑; 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目前案件仍在侦查阶段,具体金额和情节尚未公布。 支持观点认为职业打假客观上推动市场规范,提高消费者权益意识; 反对观点认为过度维权演变为“职业敲诈”,挤压小微商户生存空间,消耗行政与司法资源。争议核心在于如何区分“合法索赔”与“恶意举报”。多地市监局呼吁完善立法,明确职业打假人的行为界限,避免滥用投诉机制。 郑思远案件凸显了职业打假领域的法律与道德困境。一方面,职业打假在净化市场环境中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高频投诉、滥用程序的行为可能异化为新型犯罪。未来需通过法律细化(如设定投诉上限、明确“恶意举报”标准)和市场监管协同,平衡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小商户生存权益,推动良性市场治理。

0 阅读:30
君旭和趣事

君旭和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