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一分田就吃饱饭的?才多了0.4两米一餐,煮一碗粥都不够,能算吃饱饭吗?刚分田头一年,全国粮食比分田前多了3280万吨,按当时10亿人计,平均到每人每天多了0.18斤毛粮,折算成纯粮是0.126斤,也就是一天多了一碗把稀粥,这不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没法吃饱饭吗?我们村七十年代人均一斤米口粮,只能白天两顿稀粥(半斤米煮的),晚上才能吃干饭(半斤米做的)。到了八十年代,我们村(包括广西农村)还是白天吃粥晚上才吃饭,只是粥里的米比七十年代多了,如果三餐吃饭,肯定是不够粮食的。我们村人均一亩水田,山沟低产田占一半以上。再说,1982年还是生产队大集体,粮食产量也比1981年增产了2950万吨,充分地证明了,不是单干才能使粮食大幅增产,大集体也同样可以让粮食大幅增产。如果单拿粮食来说,由于八十年代后水利设施基本完善了,化肥使用量也逐年增加了,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小麦种子也研制成功并开始大面积推广,农药也大量投入使用,这些农业科技远比六七十年代要先进得多,粮食产量增长比以前快也是情理之中。其实,人的积极性没有那么大的作用,按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今天的农民肯定是比不上六七十年代,也比不上八十年代,为什么今天的粮食还能年年增产呢?可见,不是人决定了粮食产量,而是高科技决定的。
谁说一分田就吃饱饭的?才多了0.4两米一餐,煮一碗粥都不够,能算吃饱饭吗?刚分田
修正好说事儿
2025-04-09 00:35:36
0
阅读:54
独行侠
不可否认,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除了这,你还想说什么?
用户10xxx28
根本就没增加
用户91xxx98
放屁
一叶舟
哪时候有多苦,黑龙江省大冬天冷不冷?零下三四十度,比现在冷多了,农民就没一家有炉子,有取暖设备的,你信吗?冬天农闲只能吃两顿饭,做饭烧的哪点火炕头都不热,还得老太太坐着,守着一个泥火盆,北墙永远挂霜,农民哪时候苦不苦?而且哪时候城乡差别更大,农民不可能进城,户口不可逾越。哪时候农民没有一分钱养老金,城市居民好多了,自己烧炉子,家家屋里很热,家家都有工作,有老保,有公费医疗。出了犯罪分子都有工作,刑满释放的也能在街道小厂工作。
陈太俊
分田单干吃饱饭,这也是实事求是。土地承包到家庭,家庭管理很到位。亩产量非常很高,过去是吃糠咽菜。现在农民有吃喝,最穷家米饭白馍。米面也就随便吃,改革开放人人变。市场经济效益高,只要自己去努力。有吃有喝有住的,有车有房早晚事。
用户61xxx07
难得有明白人
一叶舟
真是胡说八道
一叶舟
忘记过去是没良心,想回到过去是没脑子。
水水的
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的日子这么好,还有这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