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北平琉璃厂西街,一辆改装推车上,推车主人缩着脖子坐在车辕上,双手揣在袖筒里取暖。他面前摆着蒙灰的瓷器、铜炉、钵盂等物,他应该是那种古董贩子。 这样的流动摊位在民国北平并不少见。据《故都文物略》记载,1930年代的琉璃厂周边活跃着数百个"打鼓儿的",他们走街串巷收购旧物,再转手倒卖。 摊子上的瓷器多来自天津"锅店街"的仿古作坊,铜器则出自前门"打磨厂"的老匠人之手。最抢手的是"棺材板货"——从古墓中盗掘的冥器,经过做旧处理后身价倍增。曾有古董商回忆,1935年琉璃厂某摊贩以三十块银元收得一只战国错金银鼎,转手就以三千大洋卖给了日本商人,这笔横财足够普通人家十年的开销。
民国北平琉璃厂西街,一辆改装推车上,推车主人缩着脖子坐在车辕上,双手揣在袖筒里取
历史小破
2025-04-09 09:36:48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