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德,连绵的茶山在春日暖阳下泛着翠绿的光,漫山遍野的茶树像是大地的绿色绒毯。

风景如画看社会 2025-04-09 09:44:11

浙江建德,连绵的茶山在春日暖阳下泛着翠绿的光,漫山遍野的茶树像是大地的绿色绒毯。59岁的付大姐穿梭其中,手指如灵动的蝶,在茶尖间快速起落,采摘着鲜嫩的茶叶。 清明前后,是一年中最忙碌的采茶季。付大姐每天至少工作12个小时,天还未亮,她就背着竹篓出门,直到夜幕降临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茶园里,她的身影从不停歇,渴了就喝几口自带的山泉水,饿了就就着干粮简单对付一口。 这样高强度的劳作,付大姐已经持续了多年。家里的经济重担,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她瘦弱的肩头。老伴身体不好,常年需要吃药,儿子在外打工,收入微薄,一家人的生活开销都指望着她采茶换来的那点收入。 长期的劳累,早已让付大姐的身体不堪重负。其实早在多年前,她就察觉到身体的异样。每次劳累后,下体总会有个“肉球”掉出,起初她并未在意,以为休息一下就会好。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越来越严重,“肉球”脱出的频率越来越高,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但付大姐始终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她总想着,等农忙结束就去看病,可每年的农活一桩接着一桩,采茶季结束是打核桃,核桃打完又是其他农事,看病的事就这么一拖再拖。 直到那天,付大姐像往常一样在茶园劳作,突然感觉下体一沉,一个鸡蛋大小的肉球“啪嗒”一声掉落在地。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把她吓得脸色惨白。她强忍着内心的恐惧和羞耻,匆匆结束了当天的工作,回到家中。 可这一次,“肉球”再也没有像以前一样缩回去,还开始影响她的正常生活,连排尿都变得困难起来。实在忍无可忍,付大姐这才鼓起勇气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就诊。 接诊的朱红丽医师为付大姐做了详细检查,结果让人心痛不已——她患上了严重的子宫脱垂,掉出的“肉球”竟是她的子宫。而且,她的子宫脱垂其实已持续了10多年,只因她一直觉得生过孩子、年纪大了都会这样,便没当回事,才拖到了如今这般严重的地步。 更棘手的是,术前查体时,朱红丽医师发现付大姐肚子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原来,付大姐在18岁时腹部被毛竹撞伤,导致结肠破裂,进行了开腹修补手术。这道疤痕很可能引发肠粘连,给此次手术增添了不小的难度。 针对付大姐的特殊情况,医疗团队迅速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最终,付大姐接受了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加阴道骶前固定手术。幸运的是,手术非常顺利,付大姐很快出院,回归了正常生活。 医生分析,付大姐严重的子宫脱垂与她长期高强度劳作密切相关。每年清明前后长时间的采茶工作,秋收时徒手搬运上百斤山核桃,这些高强度负重作业让她的腹腔压力长期维持在高压状态,远超盆底肌群的承受极限。再加上她腹部那道肠修补疤痕,影响了腹壁肌肉弹性,瘢痕组织导致腹压传导异常,本该由腹直肌分担的压力,70%被转嫁到本就薄弱的盆底肌群,让她的盆底支撑系统提前20年“报废” 。 在临床接诊的患者中,有八成以上都是像付大姐一样,忍到不能再忍才选择就医。这种认知误区致使农村女性平均就医延迟达7.3年,远超世卫组织建议的6个月就诊期。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过度劳累,尤其是腹压长期增加,是导致子宫脱垂的重要原因之一。 付大姐的经历,只是众多农村劳动妇女的一个缩影。她们为了家庭默默付出,用自己的健康换取微薄的收入,却常常忽视了自身的身体状况。她们的故事,不该被掩埋在深山茶园里,她们的健康,值得被更多人看见和关注 。

0 阅读:0
风景如画看社会

风景如画看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