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日军空袭,八路军战士宋岭春仰面躲在草丛里,看着距离不到100米的敌机,他心痒难耐,忍不住扣动了扳机。结果这一枪创下了我军前所未有的战绩。 1943年9月的那声枪响,震惊了整个胶东战区。但在这惊天动地的一枪之前,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山东省平度县潘桃区大杨召村,1925年的一个寒冬,贫农家庭里迎来了一个男婴,他就是后来轰动一时的神枪手宋岭春。这个出生在贫苦之家的孩子,从小就要为生计操心。 为了养家糊口,年少的宋岭春不得不拿起了猎枪。每天清晨,他都要穿行在山林之间,寻找可以换取口粮的猎物。 打猎的艰辛历程,成为了他最好的射击训练场。在这里,他不仅练就了过硬的枪法,更培养出了沉着冷静的性格和敏锐的观察力。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遍了大江南北。1942年3月,17岁的宋岭春放下了用于谋生的猎枪,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八路军的队伍。 1943年1月,表现突出的宋岭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来自农村的少年,在战场上逐渐蜕变成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和优秀的战士。 从一名普通的战士到班长,再到排长、连长,宋岭春的军旅生涯走出了一条令人瞩目的上升轨迹。每一次晋升,都是对他军事才能的肯定。 在战场上,宋岭春不仅展现出了过人的射击技术,更表现出了优秀的战术素养和指挥能力。这些能力为他后来成为一名营级干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3年9月的那个早晨,注定要被载入中国军事史册。当时的胶东根据地,经常遭受日军飞机的轰炸和扫射。 这天,四架日军战机再次来袭,它们采取了极为危险的低空突袭战术。日军飞行员为了提高轰炸和扫射的精准度,将飞行高度降到了异常危险的程度。 面对来袭的敌机,根据地的战士们按照平时的训练迅速散开,寻找隐蔽位置。宋岭春选择了山坡上的一片茂密草地作为掩护。 日军的ki-27 97式战斗机在村庄上空盘旋,不断地进行轰炸和扫射。这种战机虽然机动性能优秀,但在低空飞行时会暴露出致命的弱点。 当时部队有严格的规定,在遭遇空袭时必须保持隐蔽,不能轻举妄动暴露目标。这个规定是经过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战术要求。 宋岭春从草丛中仰面观察敌机的动向,这个角度让他能够清晰地看到飞机的一切动作。四架敌机在低空中来回盘旋,搜索可能的轰炸目标。 突然间,其中一架敌机降低了飞行高度,距离地面仅有100多米。这个高度在空战中是极为罕见的,也给了宋岭春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 宋岭春手中的武器是一支普通的三八大盖步枪,这种步枪是当时八路军最常见的武器之一。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人会想到用步枪去对付飞机。 但宋岭春经过多年战场历练,对武器性能和射击技巧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仔细观察敌机的飞行规律,计算着最佳的射击时机。 当敌机再次转弯时,驾驶舱暴露在宋岭春的视线中。这个瞬间,他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瞄准和击发的全部动作。 宋岭春迅速判断了飞机的速度和方向,开始计算射击的提前量。这是一个需要极其精准计算的过程,稍有偏差就会前功尽弃。 就在他完成瞄准时,敌机突然改变了飞行方向,直接朝他的方向飞来。这个意外的变化反而创造了更好的射击角度。 宋岭春立即调整枪口,直接瞄准了飞行员所在的位置。这是一个需要极度冷静的时刻,任何细微的抖动都可能导致失败。 当扳机扣动的那一刻,一切都变得不同了。子弹精准地击中了目标,日军飞机立即失去了平衡,开始摇晃。 这架失去控制的敌机最终坠落在了根据地附近,成为了八路军战士用步枪击落敌机的第一个实例。其他三架敌机见状后迅速逃离了战场。 宋岭春击落敌机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胶东战区。这个前所未有的战绩引起了军区高层的高度重视。 当时担任胶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立即召见了宋岭春。这次见面不仅是对战士个人的表彰,更是对这种作战方式的战术价值进行深入研究。 许世友随后专门召开了一次连级以上干部会议,系统总结这次战例的经验。这次会议对八路军的轻武器反空战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会议明确指出,在合适的时机,普通的步枪同样可以对付敌机。这个结论极大地提升了部队对抗敌机的信心,也丰富了八路军的战术体系。 从1943年到1945年,宋岭春多次在战场上建立功勋。他先后两次获得"战斗大功奖",这是对他在实战中突出表现的最高褒奖。 "战斗大功奖"的获得标准极其严格,需要在战斗中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卓越的战术素养。宋岭春两次获此殊荣,充分证明了他的军事才能。 除此之外,宋岭春还获得了一次"战斗模范奖"。这个奖项不仅表彰个人的战功,更重要的是肯定了他在带动部队战斗力提升方面的贡献。
1943年,日军空袭,八路军战士宋岭春仰面躲在草丛里,看着距离不到100米的敌机
小博大史
2025-04-09 11:26:49
0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