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禹州一煤矿公司工人,在打锚索,扶托盘的过程中,左胳膊不幸受伤,被诊断为左尺挠骨粉碎性骨折,后经社保局认定,此次受伤属于工伤,并属于八级伤残。劳动仲裁委认为,应收到工伤补助金37万元,但煤矿却迟迟没有赔付,而当初涉事的800吨煤也没有拍卖出去。男子本想将煤拖走自行处理,却发现煤矿公司竟然易主了,遭到了对方的阻拦! 李女士看着眼前紧闭的工厂大门,又急又气,自己的丈夫在这里出了事,现在连个出面的人都没有。 这一切要从2022年5月说起,当天,丈夫王军(化名)正在进行锚索安装的工作,作业地点较为狭窄且充满不稳定因素。 在他操作一块大型托盘时,突如其来的震动让他没能及时支撑住托盘,托盘倾斜的瞬间重重地压在了他的左臂上。 剧烈的疼痛让王军几乎失去了意识,他被同事急忙送往了医院。 医院诊断结果显示,王军的左臂左尺挠骨粉碎性骨折,伤情十分严重,恢复期十分漫长。 医生明确表示,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伤情有可能永远影响到他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事故发生后,王军立即向公司报备了事故情况,煤矿公司安排了初步的治疗和伤后观察。 但伤情的严重性让王军开始担心自己的未来,工作能力受损,收入将大幅下降,家庭生活将受到影响。 王军决定按照法定程序申请工伤认定,并请求工伤赔偿。 经过社保局的调查和认定,王军的工伤被正式确认,且鉴定为八级伤残。 这意味着他将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获得工伤赔偿。 根据认定,王军应获得工伤补助金37万元,这笔钱足以帮助他缓解生活上的压力。 可事与愿违,赔偿的过程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 王军提交了赔偿申请后,煤矿公司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经过几个月的等待,王军多次前往煤矿公司催促,却依然没有得到任何具体的赔偿安排。 在煤矿公司内,王军的每次询问都被推诿,甚至有时被告知“公司正在处理”,但始终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赔偿。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无果,王军决定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煤矿公司履行赔偿责任。 仲裁委员会经过详细调查后,依据工伤赔偿相关法律,最终裁定煤矿公司应支付37万元工伤补偿金,并要求煤矿公司立即支付给王军。 仲裁裁决下达后,王军以为问题终于能够得到解决,但事态并未就此结束。 几天后,王军得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煤矿公司已经完成了股权转让,旧公司已经易主,新公司接管了煤矿的运营。 王军心中的不安和疑虑迅速升腾,便决定前往煤矿公司,试图通过与新公司负责人沟通解决赔偿问题。 到达煤矿公司后,王军向新公司的负责人提出了赔偿要求。 新公司负责人明确表示,王军的工伤赔偿问题是由旧公司负责处理的,他们不打算对旧公司的债务承担任何责任。 新公司甚至暗示,王军若想要赔偿,应该向旧公司追讨,面对这一回应,王军感到非常愤怒和无奈。 他明确知道,按照法律规定,工伤赔偿不应该因公司变更而被推卸责任。 工伤赔偿是由煤矿公司承担的法定义务,既然购买了这个厂区,那么债务肯定也一笔带上,但新公司似乎根本不打算履行这一责任。 不甘心的王军再次回到矿区,试图找到其他能解决问题的途径。 王军发现,煤矿公司有800吨煤原本计划通过拍卖方式变现,用于补偿工伤费用。 经过调查,王军得知,煤矿公司并未按计划进行拍卖,且这些煤的处理进度被严重拖延。 由于新公司接管后重新评估了资产,拍卖计划被一再搁置,王军的赔偿问题依旧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进展。 面对无奈的局面,王军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新公司依照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履行赔偿义务。 目前,案件仍在持续推进中,王军等待着一个公平的解决结果。 许多人开始呼吁企业在员工伤害事件发生时,能够承担起应有的法律责任,确保每一个工人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合法地获得应得的赔偿。 信息来源:男子矿井下被钻机拧断左臂,37万补助款用800吨煤“抵账”遇阻;当事煤矿:经营困难无法履行 2025-04-08 大风新闻
近日,河南禹州一煤矿公司工人,在打锚索,扶托盘的过程中,左胳膊不幸受伤,被诊断为
牧童的娱论
2025-04-09 12:09: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