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第一波福建力量来了。永辉超市发布声明,向所有坚守在一线的中国制造商伸出援手,“出口不了的,可以来永辉,15天上架”。说的多好:让我们将“中国制造”的星光,汇聚成照亮中国内需市场的银河!和美国的贸易战,福建第一个站出来了,其他省份的兄弟们,跟上! 贸易战打到第七个年头,福建突然甩出一记“王炸”。永辉超市4月7日发布的《致中国优质供应链的一封信》,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千层浪。 这封公开信中那句“出口不了的,可以来永辉,15天上架”的承诺,不仅是对美国关税大棒的有力回击,更揭开了中国应对贸易战的深层战略——用内需市场的“银河”,照亮中国制造的“星光”。 作为中国第四大外贸省份,福建对美出口依赖度高达19%,电子、纺织等支柱产业首当其冲被美国加征关税。 但福建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借势破局:政府迅速推出17条政策“组合拳”,从真金白银发放消费券到真刀真枪扶持跨境电商,全链条激活内需引擎;本土零售巨头永辉更是主动冲锋,以“15天上架”的极速通道为出口转内销企业架起桥梁。 这种政企联动的背后,是对贸易战本质的清醒认知——美国看似打关税牌,实则是围堵中国产业升级的“新冷战”套路,而福建的选择,恰似围棋中的“弃子取势”,暂时放下部分出口市场,转而深耕国内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用内需红利对冲外部风险。 永辉这步棋,藏着零售业的逆袭密码。过去几年,这家曾创下“生鲜神话”的企业经历了关店潮、累计亏损近百亿的至暗时刻,如今却在胖东来模式的启发下,完成从“卖货架”到“卖商品”、从“渠道商”到“供应链服务商”的蜕变。 此次“15天上架”的承诺绝非空谈:砍掉中间商的裸价直采,让出口企业省去层层加价,直接把实惠留给消费者;首批锁定200家优质供应商建立共生关系,用长期订单给企业吃下“定心丸”;更立下三年打造100个亿元级爆款的目标,从选品到营销全流程赋能。 郑州调改店开业首日销售额5600万元,是改造前的5倍,正是这套“供应链再造”策略的鲜活注脚——永辉不再是单纯的超市,而是成为串联生产端与消费端的“超级枢纽”。 永辉的行动,不过是中国“内需保卫战”的一个切片。中央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首要任务,背后是对经济规律的深刻洞察: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8万亿元,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5.1%,内需早已成为拉动增长的“稳定器”。 看广东,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最高达4000元,直接激活消费潜力;看浙江,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8.9%,贡献全省超56%的消费增量;看四川,测算显示每百户居民置换一辆汽车就能拉动300亿消费……各地政策与永辉的“绿色通道”形成共振,从生产端的产业升级到流通端的渠道创新,再到消费端的需求释放,编织起一条完整的内需增长链条。 当美国在关税谈判桌上挥舞大棒时,中国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福建的选择,像极了当年“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智慧——用内需市场的“根据地”,对抗外部封锁的“围剿”。这份底气,来自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完整产业体系,来自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强大消费力,更来自“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的产业升级硬实力。 再看美国,所谓“制造业回流”不过是空中楼阁:连李嘉诚这样的商业巨头,在西方资本“强盗逻辑”下都难免被贝莱德强占巴拿马港口股权,更何况普通企业?越来越多人看清一个道理:依附他人终究是浮萍,扎根中国市场才是稳稳的底气,正如永辉信中所言:“真正的底气,是得有自己的根。”
贸易战,第一波福建力量来了。永辉超市发布声明,向所有坚守在一线的中国制造商伸出援
寒月清辉洒落处
2025-04-09 13:24:32
0
阅读:736
泛舟沧海
全中国人应该团结起来打赢这场美国强压在我们身上的这场经济战,阳光总在风雨后!加油💪中国🇨🇳
探索者
为什么是第一波福建力量?关福建什么事?
步步生莲
关门的团体,调改挣了2百w被打脸,还好意思蹭[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A彭昌华
点赞,
用户14xxx52
永辉的账期是出了名的,要不谁还特么的舍近求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