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主持人问郎咸平:“你和兄弟姐妹的感情好吗?”郎咸平说:“我不和他们来往,和儿子也不联系。”主持人好奇:“为什么?”郎咸平说:“我被兄弟姐妹坑,被儿子坑,所以不和他们来往。” 郎咸平,一位经济学界的风云人物,事业上风光无限,却在亲情面前摔了个大跟头。一次节目中,主持人抛出问题:“你和兄弟姐妹的感情好吗?”他淡然回答:“我不和他们来往,和儿子也不联系。”主持人一愣,追问:“为什么?”郎咸平的回答让人倒吸一口凉气:“我被兄弟姐妹坑,被儿子坑,所以不和他们来往。”这短短几句话,像一颗炸弹,炸出了他不为人知的家庭裂痕。 郎咸平是谁?1956年出生在台湾,家里条件不差,父亲是国民党空军少将,母亲是高中化学名师。从小到大,他走的都是精英路线:台湾东海大学经济系毕业,又考进台湾大学经济学研究所,1980年拿下硕士学位。后来,他跑到美国,1983年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读金融学博士,1986年顺利毕业。之后,他在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这些顶尖学校教书,2001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当上了金融学讲座教授。 他的研究主要盯着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学术水平一流,还能把复杂的东西讲得接地气,写了好几本畅销书,比如《公司治理》《操纵》。在公众眼里,他是个睿智又敢说话的学者,点评经济和社会问题总是一针见血,圈粉无数。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在事业上顺风顺水的人,家庭生活却是一团糟,甚至到了和兄弟姐妹、儿子断绝联系的地步。 事情得从20年前说起。那时候,郎咸平在上海买了好几栋房子,眼看着哥哥姐姐没地方住,心一软,就把房子免费给他们住。本来是想着帮家人一把,图个亲情温暖,结果却捅了个马蜂窝。哥哥姐姐搬进去后,没说过一句谢谢,反而觉得这是天经地义。时间久了,他们的态度越来越过分。有一次,哥哥因为家里水管漏水这么点小事,跟郎咸平吵了起来,还甩出一句:“你别以为帮了我,我就得对你低声下气。”这话听着就让人窝火。 更过分的是,哥哥姐姐还在亲戚朋友面前到处说郎咸平的坏话,说他小气、不管家人。这些谣言传到郎咸平耳朵里,他气不过,跑去对质,结果他们死不承认,装得跟没事人一样。这种背叛加否认,直接把郎咸平的心搞冷了。他一咬牙,干脆跟他们断了联系,彻底不来往了。 如果说跟哥哥姐姐的矛盾是意料之外,那跟大儿子的冲突就真的是意料之中又让人寒心。儿子有次跑来说想搞个基金项目,求郎咸平投钱。他一听,觉得支持儿子创业也不错,就掏了2000万人民币给他,满心以为儿子能干出点名堂。可结果呢?儿子压根没把钱用在正地方,全挥霍光了。郎咸平发现真相后,气得找儿子对质,儿子倒好,甩出一句:“不坑你,钱给别人坑,还不如让我坑。”这话简直是往郎咸平心上捅刀子。从那以后,他跟儿子也断了联系,一个字都不想多说。 这事儿听起来挺夸张,但细想想,又挺真实。郎咸平自己也在节目里说过:“我被兄弟姐妹坑,被儿子坑,所以不和他们来往。”这话虽然简单,但背后是满满的失望。他不是没试过对家人好,可换来的全是白眼狼一样的回报。亲情在他这儿,愣是被利益撕得粉碎。 这故事一传出去,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觉得郎咸平太绝情了,亲情哪能说断就断,总得留点余地吧;也有人挺他,觉得面对这种自私到骨子里的家人,保护自己才是硬道理。不管咋说,他的经历确实戳中了不少人的痛点:亲情跟利益撞一块儿的时候,到底还能剩多少真心? 其实,郎咸平的遭遇不算啥稀罕事。现实里,这种亲戚间为了钱翻脸的例子多得是。他这事最大的教训,可能就是提醒大家,亲情不是无底线的。你一味付出,人家未必领情,甚至还拿你的好当垫脚石。哥哥姐姐那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儿子那句“让我坑”的混账话,都让人看清了一件事:有时候,亲情比陌生人还靠不住。 当然,郎咸平也不是完全被动挨坑的那一个。他后来选择断联,其实挺有魄力的。换成一般人,可能还得纠缠着讲感情、求和解,但他没这耐心,直接一刀两断。这种果断,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也算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智慧。毕竟,日子是自己的,干嘛非要跟吸血鬼似的亲戚绑一块儿过? 这事儿还让人忍不住想,家庭教育到底有多重要。郎咸平儿子那德行,说白了不就是没教好吗?2000万扔出去,连个水花都没见着,还能厚着脸皮说“让我坑”,这得是多缺感恩的心、多没底线啊。反过来想,郎咸平忙着事业,可能也没太多时间管儿子,结果就养出这么个白眼狼。这不光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好多家庭的缩影。
一次,主持人问郎咸平:“你和兄弟姐妹的感情好吗?”郎咸平说:“我不和他们来往,和
纯情如雪
2025-04-09 17:44:47
1
阅读:1145
你好吗
这货还能让别人坑自己情人它都坑了几百万都曝光过,只有它坑别人。
羽者
这个狗日狼教授本就不是个好鸟,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