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万大学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就业? 近日得知,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经济结构转型的当下时代背景里,我国正在通过健全体系来推动校内外招聘资源的共享,以助力高校毕业生达成高质量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正从“数量扩张”迈向“质量提升”。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规模持续扩大,2022 - 2024年接连突破千万,到2025年预计会达到1200万人,成为城镇新增就业的主体。 与此同时,经济结构转型致使新兴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传统行业的岗位则不断缩减。在此情形下,2024年的《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列为重中之重。 健全体系推动校内外招聘资源共享有着诸多积极意义。 在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岗位匹配效率方面,湖南大学2025年春季行业 - 专业精准对接系列供需洽谈会邀请了400余家重点单位,提供1万余个岗位;浙江省教育厅组织“万企进校园”活动,借助24365就业平台连通全省高校,达成岗位信息共享。 区域性、行业性就业市场的构建让毕业生接触的岗位数量增加30%以上,人岗匹配效率提高20%。 在优化资源配置、缓和供需矛盾上,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通过校内外资源共享,推动校内招聘与区域性市场联动,使毕业生就业率提升至92%。而在增强就业稳定性与质量方面,华中农业大学运用AI大模型分析用人单位需求,精准推送岗位,毕业生起薪较传统模式提高15%;江苏通过就业数据比对,使专业匹配度超85%的岗位推荐率提升30%。 为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还实施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构建区域性、行业性就业市场,打造覆盖全国的区域性就业平台,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发布岗位需求,开展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校企联合培养重点领域人才。优化招聘流程与时间安排,统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的招聘时间,使其与职业资格考试时间错开,推行“招聘夜市”“直播招聘”等创新形式,2024年全国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4万场,提供4300万个岗位。 强化数字化就业服务,推广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2024年累计发布岗位信息超2亿条,毕业生注册量突破800万;利用大数据分析毕业生求职意向与企业需求,实现精准匹配。支持中小企业与新业态就业,对吸纳毕业生的中小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社保补贴,2024年新增就业岗位中,中小企业的贡献率超60%;鼓励毕业生到新职业领域就业,2024年新职业岗位需求增长40%。 不过,当前就业市场仍然存在深层次的问题,例如人才供需错配,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于50%,而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每年的人才缺口达300万。未来需要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优化评价体系,从而应对经济转型与技术变革的双重挑战。 精准就业方案 全国就业机遇 再就业指南 就业在那里? 就业新生态 四大再就业 稳就业24条 升就业规划 再谈就业
体制内的养老金没有什么话可以说看看职业年金一个年头多少2023年度74
【4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