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疯狂了!”江苏一29岁女子为了有个完美的高颅顶,特地花18W去美容院做骨水泥填充手术,半个小时做完出来后,女子看着自己缠满纱布的头顶,透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高颅顶是指从发际线到头顶的距离较长,这种头骨比例被认为更符合现代审美标准。在娱乐圈,许多被称为"骨相美人"的女明星如刘亦菲、Jennie等都拥有明显的高颅顶特征。 随着社交媒体的传播,这种原本属于先天骨相的优势逐渐成为大众追捧的审美标准。 从事时尚行业的张女士(化名)表示:"现在拍照都讲究'头包脸'效果,颅顶高会显得脸小、五官更精致。我每天出门前都要花半小时用玉米须夹和发胶打造高颅顶效果,实在太麻烦了。" 正是这种普遍存在的容貌焦虑,催生了一批愿意通过医疗手段永久改变颅顶比例的求美者。 据了解,骨水泥(PMMA)本是一种骨科手术中常用的填充材料,近年来被引入医疗美容领域。手术过程需在头皮处开小口,将调制成适宜稠度的骨水泥注入头皮与颅骨之间,约半小时即可塑形出理想高度。 然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李主任指出:"颅顶填充属于高风险手术。 首先,操作区域紧邻大脑,一旦感染后果不堪设想;其次,填充物可能压迫头皮影响毛囊供血,导致永久性脱发;最危险的是,如果骨水泥发生移位,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国内尚未有针对颅顶填充的明确规范,部分美容机构使用的骨水泥可能并非医用级别。2022年就有媒体报道过消费者因使用劣质填充材料导致头皮坏死的案例。 尽管风险重重,张女士仍坚持选择手术:"我知道有风险,但每天花在头发造型上的时间成本更高。现在做完虽然要包一周纱布,但以后洗个头就能出门,省下的时间够我考个专业证书了。" 心理学专家王教授分析:"当某种审美标准被社交媒体不断强化,个体会产生'容貌内卷'心理。这位女士愿意支付相当于二三线城市首付的手术费,反映出现代人将外貌视为重要社会资本的心态。值得注意的是,求美者往往低估医疗风险,高估术后效果。" 目前,我国仅批准骨水泥用于骨科植入,并未开放医美用途。2023年,浙江某医美机构因违规开展此项手术被罚50万元,但仍有商家打擦边球,用“新型软组织填充剂”等话术规避监管。 律师提醒:“消费者一旦出现并发症,维权难度极大,合同中常暗藏‘风险自担’条款。” 随着事件发酵,网友观点呈现两极分化。有人认为"花自己的钱变美无可厚非",更多声音则呼吁理性审美:"美不应该有统一标准,自信才是最好的装饰品""与其冒险改变骨相,不如学会接纳独特的自己"。 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越来越多年轻人陷入容貌焦虑的漩涡。但真正的美,从不应被某条数据定义。当我们为了迎合他人目光,在自己身体上动刀浇筑时,或许该问问:这具皮囊下的灵魂,是否早已迷失在畸形审美的洪流中? 对此你们怎么看?
一人说一个神奇的香水玄学!!!
【5点赞】
will
应该把她脑袋里灌满水泥
独行的狼
有病得治整容怪
cc
这就是所谓的:脑子进浆糊了,而且是超硬的浆糊[捂脸哭][捂脸哭]
江山一叶
作死的节奏
用户15xxx19
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