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的心态有点崩!美东时间一大早,在获悉中国宣布再次对等反制加税50%后,这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5-04-10 14:48:27

美国总统的心态有点崩!美东时间一大早,在获悉中国宣布再次对等反制加税50%后,这位前总统的社交媒体账号突然炸了锅——连续六条帖子密集发布,字里行间透着少见的慌乱。最引人注目的两条,一条是呼吁公众“购买我的股票”,另一条则像祥林嫂般重复:“冷静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美国比以往更强大,更强大。” 这种近乎祥林嫂式的自我安慰,配上带货自家股票的操作,活脱脱一场政治真人秀的荒诞续集。 先看这波股票带货。熟悉美国政商生态的人都知道,特朗普家族的商业版图与股市深度绑定,其名下的特朗普集团股票近年本就因关税政策波动剧烈。 中国反制措施落地仅7小时,美股三大指数便集体跳水,纳斯达克指数更是暴跌4.8%,苹果、亚马逊等巨头市值单日蒸发超1.2万亿美元。此刻特朗普呼吁民众接盘,与其说是对市场的信心喊话,不如说是在自家资产缩水压力下的本能应激。 更讽刺的是,股神巴菲特早在三个月前就公开警告“关税战是经济自杀”,并清空了所有美国制造业股票,如今正以15%的仓位增持中国核心资产——大佬用脚投票的对比,让特朗普的带货显得格外心虚。 再品那句“冷静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话从一个宣称“美国永远强大”的人口中说出,反而坐实了当下的不冷静。 中国此次反制堪称教科书级:精准瞄准美国农产品、高科技组件等57类商品,加税幅度直抵84%,且同步启动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直接动摇美元结算体系。 更让白宫猝不及防的是,反制措施公布后,全球13个主要经济体同步宣布“审查对美贸易协议”,欧盟当天就跟进对美威士忌、牛仔裤加征25%关税——特朗普以为挥舞关税大棒能吓住对手,却没想到引发了全球反美关税同盟的连锁反应。 这场博弈的主动权易位,早在三年前就埋下伏笔。当特朗普政府沉迷于极限施压时,中国正悄悄完成产业升级: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球60%,5G基站数是美国的12倍,粮食自给率保持98%以上。这些硬实力,让中国在关税战中具备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底气。 反观美国,通胀率高烧9.2%,国债突破35万亿美元,连美军的弹药库存都因援乌而告急——此时还在社交媒体上玩“心理按摩”,无异于在火山口跳踢踏舞。 更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的“电话焦虑”。有外国网友调侃:“白宫该检查‘空军一号’的电话线了,否则怎么接不到北京的电话?”这话戳中了美国的痛点:当中国用行动证明“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时,美国却陷入“既不敢真打,又没法体面谈”的窘境。 财政部长耶伦多次求访遭拒,商务部长雷蒙多的“破冰之旅”空手而归,如今连特朗普都得靠“刷屏喊话”刷存在感——这种战略上的被动,与2018年刚打关税战时的趾高气扬形成刺眼反差。 历史总在重复相似的剧情。上世纪80年代,美国用广场协议打压日本,最终拖垮自己的制造业;90年代制裁欧盟空客,反让波音陷入危机。 如今对中国的关税战,本质是守成大国对新兴力量的恐慌性攻击。但时代变了:中国早已不是依赖出口的“世界工厂”,而是拥有完整产业链、14亿人口市场的“双循环”经济体。 当美国农民看着堆积如山的大豆发愁,当硅谷企业因芯片出口限制裁员,当纽约港的集装箱滞留量创历史新高,所谓“美国更强大”的口号,正在现实面前碎成渣。 特朗普的六条推文,像一面镜子照出美式霸权的黄昏。曾经靠军事威慑、金融霸权收割全球的美国,如今在产业空心化、债务爆炸、盟友离心的困境中左支右绌。 而中国用“对等反制+全球合作”的组合拳证明:霸权主义那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逻辑,在21世纪的今天早已行不通。 当全球越来越多国家选择“不选边站”,当越来越多资本用脚投票流向东方,这场关税战的结局,或许早已写在历史的规律里。 最后想问各位读者:当一个超级大国的领导人需要靠呼吁民众买自己的股票来稳定市场,当“美国强大”的口号需要重复三遍才能说服自己,这样的霸权还能维持多久?这场没有赢家的关税战,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收场?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266
鲁滨逊每日日记

鲁滨逊每日日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