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重庆一位大爷因长期咳嗽,开始尝试饮用煤油和汽油来治疗,每月饮用约6斤

如梦菲记 2025-04-10 16:38:47

1969年,重庆一位大爷因长期咳嗽,开始尝试饮用煤油和汽油来治疗,每月饮用约6斤,持续45年,累计喝下1.5吨,医生检查他的身体后,发现这一情况令人唏嘘。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9年的重庆南川双河村,冬天冷得刺骨,29岁的陈德均却比天气更难受,他干活儿时突然觉得胸口憋闷,咳嗽起来没完没了,晚上躺下都喘不过气。   村里的卫生所跑了好几趟,药吃了不少,汤也喝了一碗又一碗,可那咳嗽像是跟他杠上了,越闹越凶,医生查不出啥名堂,他急得没法子,村里有人凑过来,低声说:“喝煤油试试,老辈人说管用。”   陈德均皱着眉,盯着煤油灯里晃荡的液体,心里半信半疑,可咳得实在受不了,他咬咬牙,倒了小半杯,闭着眼灌下去,辣得嗓子像着了火,肚子也翻江倒海,他疼得满床滚。   可等那股劲儿过去,胸口居然轻松了点,咳嗽也没那么密了,他喘着气想,这玩意儿还真有点门道,从那天起,他就把煤油当药使上了。   开头几天,他喝得小心,量不多,后来煤油不好买了,他听说汽油也能用,就跑到加油站打了一桶回来,第一次尝汽油,味道呛得他直咳,可喝完还是觉得舒服了些。   他跟人说,汽油比煤油味道纯,效果也不差,从那会儿起,他每月跑加油站一两趟,一次打个三四斤,回家慢慢喝,一个月下来差不多6斤。   家里人闻着他身上的味儿直皱眉,劝他别喝了,他不吭声,照喝不误,日子久了,媳妇嫌那味儿熏人,儿子们也躲着他,他干脆收拾东西,搬到后山上去了。   后山离村子十来里,陈德均在那儿搭了个茅草棚,四周是竹林,风一吹就哗哗响,他在棚子边开出三亩地,种点玉米,收了粮食卖钱,全拿去换汽油。   棚子里没啥家当,桌子上摆个粗瓷碗,旁边总放着半瓶汽油,地上还堆着十几个空油桶,他一个人住着,也不觉得孤单,每天喝上几口汽油,干活儿也有劲儿。   村里人路过,看他瘦得像根柴,身上一股油味儿,摇着头走开,他不理这些,自己过自己的,45年下来,他算了算,喝下去的汽油得有1.5吨,搁一块儿能装满一辆小货车。   2011年,镇上卫生院的医生听说了这事儿,带着家伙什上山给他检查,他们寻思,这人喝了半辈子油,身体早该垮了,可听诊器贴上去,除了肺里呼哧呼哧像破风箱,别的竟没啥大毛病。   血压正常,心跳也稳,医生纳闷得直摇头,说:“你这身子真是耐造。”这话传出去,有人信有人笑,陈德均听了,反倒更觉得汽油靠谱。   后来有教授分析,汽油压根治不了咳嗽,最多刺激喉咙,麻痹一下感觉,顶多是个心理安慰,可陈德均不信这个,他认定喝油救了他,停一天都不行。   村里人看他这样,有的说他命硬,能扛住汽油这毒劲儿,有的说他犟,抓着个偏方不放手,时间长了,大家伙儿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油疯子”。   2011年的事儿传开后,有记者找上门,想弄明白他咋回事儿,他坐在棚子外头,眯着眼说:“咳嗽一犯,我就喝一口,管用。”   记者问他怕不怕喝出病,他笑笑:“喝了40多年,不也好好的?”外头议论得热闹,有的说他是个奇人,有的说他糊涂,他都不在意,照旧提着桶去加油站。   到了2015年正月,陈德均76岁了,那几天他咳得厉害,喘气都费劲,躺在茅草棚的木板床上,手里还攥着个油瓶子,村里人发现时,他已经没气了。   帮忙收拾东西的乡亲,从床底下拖出二十多个空油桶,码了一地,医生来看过,说他死在肺病上,拖了40多年,早就熬坏了,汽油倒没直接要他的命,这话要让陈德均听见,他准得梗着脖子说:“不喝油我早没了!”   他走了,棚子没多久也塌了,后山的竹林里安静下来,可村里人一提起他,总忍不住嘀咕:“那老头,真够倔。”   陈德均这辈子,靠着1.5吨汽油撑了45年,医生检查没查出大毛病,反倒让人觉得蹊跷,他信了偏方,熬过了病痛,也熬过了日子,可到头来,病还是没放过他。   有人说他这是命,有人说他傻乎乎地跟自己过不去,可不管咋说,他这怪脾气跟那股油味儿,留在村里人记忆里,抹不掉,医生后来劝人,别学他,汽油治不了病,有病还得瞧大夫。   可陈德均的故事,就像他喝过的油桶,空了还在那儿,提醒着人,信念这东西,有时候真能撑起一条命,也能让人走上一条没人敢走的路。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央视网2016-6-9《重庆老人为治咳嗽喝燃油走红 45年喝下1.5吨》

0 阅读:165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