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2月,陈赓和廖承志在上海法租界先后被捕,廖承志一副贪生怕死的样子主动提出要说出共产党藏在哪里,这让法国巡捕很意外。 陈赓,1903年出生在湖南湘乡,家里不算富裕,小时候就见多了穷苦人家的艰难。192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路。1925年,他进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军事、练指挥,后来参加南昌起义,带着队伍跟敌人硬拼。长征路上,他当过红军干部团团长,带着战士翻雪山、过草地,脑子活胆子大,军事和情报方面尤其厉害。后来到了上海,他在中共中央特科干情报工作,负责摸敌人的底,多次化险为夷,是个智勇双全的狠角色。 廖承志,1908年出生在日本东京,祖籍广东惠阳,家里背景不简单。父亲廖仲恺是国民党左派大佬,母亲何香凝也是革命女先锋。1925年,他在广州加入共产党,之后跑去苏联留学,学了好几门外语,脑子灵活得很。回国后,他在上海搞工人运动,1933年当上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整天忙着给工人鼓劲、发传单。他不光会说,还会干,统战和外事工作尤其拿手,后来抗日战争和新中国建设里都出了大力。 这两人,一个是军中猛将,一个是文武双全的统战能手,1933年在上海撞上了命运的转折点。 1933年2月的上海,租界里乱成一锅粥,国民党跟共产党斗得你死我活,法国巡捕也掺和进来抓人。陈赓和廖承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栽了跟头。陈赓被捕是因为党内对国民党盯得不够紧,行踪暴露,巡捕趁机把他拿下。廖承志的被捕更复杂,他早就怀疑党内有内奸,可还没来得及撤就被堵住了。两人先后被押到法租界拘留所,形势一下子变得凶险起来。 进了牢房,情况不妙。陈赓是硬骨头,咬紧牙关不吭声,可廖承志却想出了个大胆的主意。他琢磨着,光硬扛不是办法,得找机会把消息传出去。于是,他故意装得像个软蛋,低声下气跟巡捕说愿意“交代”,还主动提出带路去找共产党藏身地。法国巡捕一听,觉得这家伙怕死好对付,赶紧上报,还派人跟着他走。 廖承志脑子转得快,带着巡捕兜了好几个圈子,最后到了母亲何香凝住的地方。他用广东话跟母亲快速说了几句,意思是党内有内鬼,同志们有危险。何香凝反应快,马上联系宋庆龄,发动营救。廖承志这边也没闲着,回到牢里继续演戏,随口编了几个假地点忽悠巡捕。巡捕跑去查,全是空地,啥也没捞着,气得直跳脚。 这招真够绝,既拖住了敌人,又给外面争取了时间。何香凝和宋庆龄也没让人失望,靠着她们的影响力跟租界当局交涉,没几天就逼得巡捕放人。廖承志这一手,不光保住了自己,还救了一批同志,硬是把死局盘活了。 廖承志出来后,没歇着,直接投身更激烈的斗争。抗日战争爆发,他跑去香港当八路军驻港办事处主任,忙着跟英国人谈判,组织物资运到内地支援抗战。那时候日本飞机天天轰炸,他硬是顶着压力把一批批粮食和药品送出去。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国内干得更起劲,先是当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主席,后来又调到中央统战部当副部长,整天忙着联络各方人士,为国家建设搭桥铺路。一直到晚年,他都没停下脚步。 陈赓这边,靠地下党的掩护逃出上海,回了红军队伍。长征路上,他带着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吃尽了苦头。抗日战争时,他当上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带着兵跟日军干了好几场硬仗,次次打得敌人头破血流。解放战争里,他率部南下,淮海战役中立了大功,把国民党部队收拾得服服帖帖。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封为大将,搞国防建设,忙着训练新兵、规划军事,干得热火朝天。 这两人,一个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一个在统战外事上开疆拓土,都是新中国能站起来、强起来的关键人物。1933年的那场危机,反倒成了他们革命路上的一块磨刀石。
1933年2月,陈赓和廖承志在上海法租界先后被捕,廖承志一副贪生怕死的样子主动提
历史有小狼
2025-04-10 18:23:2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