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张嘉译站在西安城墙上,留下了这一张珍贵的照片,现如今大家对他的印象,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4-10 22:11:03

1992年,张嘉译站在西安城墙上,留下了这一张珍贵的照片,现如今大家对他的印象,一直都是气质沉稳的“中年大叔”形象,可能没有想到他当年也是那么的帅。 1992年的那个下午,冬日的阳光斜洒在西安古老的城墙上,22岁的张嘉译站在那里,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那时的他,还叫张小童,一头浓密的黑发在风中微微摆动,黝黑的皮肤衬托出年轻人特有的朝气。脸上虽然没有如今的沉稳与历练,却有着一种青涩的帅气。谁能想到,这个站在家乡城墙上的年轻人,会在多年后成为中国影视圈备受尊敬的实力派演员? 那是在1970年,张嘉译出生在西安。童年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熊孩子",调皮捣蛋是他的标签。一会儿和朋友去邻居家爬树,一会儿又不小心用石头把玻璃砸坏。有一次,他去掏鸟窝,一不小心扯断了电线,导致整条街的邻居都无法用电。每次闯祸后,父母总会狠狠地教训他,而他的哥哥则是他最坚实的后盾,总在父母责骂过后默默地保护他。 "你这手,整天都不消停,这次妈妈知道后,看妈妈怎么收拾你。"哥哥一边说着,一边揪着他的耳朵,脸上满是无奈。尽管如此,张嘉译还是在哥哥的庇护下继续他的调皮生活。 然而,这个调皮的男孩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对表演的热爱与天赋。用哥哥的话说,他对表演是有天分的。哥哥经常带他去歌舞剧院,小张嘉译总能跟着台上的演员模仿表演,表现出超乎年龄的领悟力。 高中时期,命运给了张嘉译一个重要的转折。老师坦诚地对他说:"你学习成绩不好,也不要去考大学,不如去学学文艺,说不定能够闯出一片天地。"这句话成为张嘉译人生的指引灯。在哥哥的支持下,他决定报考戏校。 1988年,张嘉译踏入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尽管文化课成绩平平,但他在表演上展现出的天赋让评委老师们决定破格录取他。离开家乡的张嘉译,面对陌生的环境变得有些内向,不爱与同学交流。每次与女同学排练时,他总会躲到很远的地方独自待着,这让老师很是头疼,甚至劝他放弃这一行。 "你的演技很好,以后形象上可能没优势,但你的演技是你的优势。"毕业时,老师的这番话既是肯定也是提醒。 毕业后,张嘉译被分配回西安一家小电影厂工作。在那里,他度过了数年默默无闻的时光,没有大的突破,也没有发光发热的机会。怀揣着不甘平凡的梦想,他最终辞去了家乡的工作,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再次踏上了北京的土地,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涯和长达十多年的龙套生活。 重返北京的张嘉译幸运地遇到了一位赏识他的编剧,让他出演短剧《帕米尔医生》。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他在剧组认识了编剧的女儿杜珺,一位貌美如花的新人演员。戏拍完后,张嘉译上门感谢编剧的提携之恩,再次遇见杜珺,两颗心在那一刻碰撞出爱的火花。 婚后的生活却并不如张嘉译想象的那般美满。杜珺的消费习惯与他辛苦打拼的收入形成了强烈反差。一次逛街时,杜珺随手买了一个几百元的小摆件,当张嘉译看到价格标签时,心里的震惊无以言表。他将摆件丢在茶几上,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杜珺则毫不留情地回击:"你怎么不多赚钱回家?这一年你接到一部男主剧了吗?" 这样的抱怨日复一日,让张嘉译内心越发自卑。真正击垮他的,是一次春节过后的聚餐。在众多亲友面前,杜珺指着他的鼻子怒斥:"要不是我爸爸,你能拍戏?"这句话如同闪电击中他的胸口,痛不欲生。 2002年,饱受羞辱的张嘉译决定结束这段婚姻。杜珺临别时冷漠地说:"离婚后,我们就是陌路人,以后再认识我。"这番话彻底断绝了他想要挽回婚姻的念头。 为了摆脱"靠老丈人才有戏拍"的标签,离婚后的张嘉译不分昼夜地工作。疲劳过度的他在一次拍摄中不慎伤及脊椎,因为拍摄进度紧张,他只是简单敷药了事。这个小小的忽视,最终导致他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椎炎",这也是为何后来的张嘉译总是弯着腰走路的原因。 2004年,命运给了他第二次机会。在《国家使命》的片场,他邂逅了同样离过婚的女演员王海燕。两人在拍戏结束后一起逛街,王海燕看中了一个手镯却因价格而放弃。张嘉译借口上厕所,悄悄买下了这个手镯送给她,趁机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与王海燕在一起后,张嘉译每天听到的都是鼓励的话语:"你别灰心,多努力才能得到好机会。"王海燕尊重他爱搓麻将的习惯,即使他有时玩上一整夜,她也从不责备,只会在第二天准备安神的汤水让他调养身体。同样,张嘉译也不干涉王海燕喜欢和朋友去酒吧、KTV的爱好。彼此理解、互不干扰成为了他们婚姻的相处之道。 2007年,两人正式步入婚姻殿堂,三年后喜得一女。在妻子的支持下,张嘉译的事业开始走上正轨。2009年,近40岁的他在《蜗居》中饰演"宋思明"一角,终于一炮而红。此后,《少年派》《山海情》《装台》等一部部作品相继爆红,他也被观众亲切地称为"收视王"。

0 阅读:1
鹏天玩转旅游

鹏天玩转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