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卫立煌为保85岁家母求助朱德,朱德深感棘手,转而请教毛主席。毛泽东看

尔说娱乐 2025-04-11 10:30:19

1949年,卫立煌为保85岁家母求助朱德,朱德深感棘手,转而请教毛主席。毛泽东看罢思索后,决定将卫列入“战犯名单”头条,人们后来才悟到其中深意:这是对卫存续之恩。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8年12月25日,中国共产党公布了国民党43名战犯。   蒋介石自然是高居榜首。   而他身边“五虎上将”之一的卫立煌则是排在第13位。   实际上,卫立煌和共产党的关系一直不错,和朱德总司令以及周总理都是不错的朋友。   并且这个人其实并没有犯下什么伤天害理的大罪。   既然如此,卫立煌的名字为何会出现在战犯名单中?   这其实是我党放出的一个“烟雾弹”,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卫立煌的安全。   虽然卫立煌这个人十分有军事才能,更是非常擅长打“逆风局”。    他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却一直不被蒋介石信任。   一个原因是卫立煌和蒋介石之间并没有什么纽带关系。   蒋介石这个人疑心病很重,因此,他身边的人不是和他沾亲带故,就是黄埔学生。   而卫立煌一开始是孙中山先生身边的一名警卫员。   孙中山知人善任,卫立煌又有才干。   因此在他的提拔下,卫立煌开始一步步晋升。   孙中山先生去世之后,卫立煌就被编到了蒋介石的麾下。   对于这个人,卫立煌其实是从心底里看不上。   在他看来,蒋介石虽然打着“孙中山”的旗号,干的却都是倒反天罡的事情。   两人针锋相对,蒋介石自然也不会信任他。   另一个原因,就是卫立煌和共产党人走得很近。   在国共双方合作抗日时期,卫立煌在山西第一次见到了朱德。   对于这位红军领袖,卫立煌早有耳闻。   第一次见面,朱德的样子给卫立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穿着一身灰色的棉布军装,看着十分朴实。   相比之下,戴军帽、穿军靴的卫立煌倒是显得和环境格格不入。   真正让卫立煌佩服的,还是朱德的军事才能。   两人相见恨晚,从小聊到大,卫立煌也越来越钦佩朱德。   与此同时,红军的内部纪律也让他大为震撼。   在国共合作的那段时间,卫立煌和朱德将军、彭德怀总司令以及周总理等人,都成了很好的朋友。   看到八路军物资缺乏,卫立煌还和给他们提供了大量装备。   从牛肉罐头到弹药、手榴弹,应有尽有。   卫立煌的这种行为,自然是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   他直接将卫撤职,并关了禁闭。   但是,蒋介石确实是缺人,只好再次启用卫立煌。   1947年,卫立煌被任命为东北剿匪总司令。   卫立煌不愿意,但是却推辞不下,只好去了东北。   他拒不出战,对蒋介石的命令也不管不顾。   最后,在辽沈战役中,解放军大获全胜。   蒋介石怒不可遏,盯上了卫立煌的家人。   而此时的卫立煌自身难保,只好将希望放在了共产党身上。   他给朱德写信,希望他能想办法保护他们。   朱德拿到信件之后,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如果答应,就坐实了卫立煌“通共”的嫌疑,蒋介石一定会对他下手。   可是如果不管,他的家人怎么办?   于是,他将这封信交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当即批示:   “望转合肥县政府对卫立煌家属予以保护为盼。”   与此同时,我党还发布了那份战犯名单。   蒋介石一看,中共将卫立煌当成了敌人,这才放下疑虑,没有杀卫立煌,只是将他软禁在南京。   1949年,卫立煌逃到了香港,并得知了家人都平安之后,长松了一口气。   1955年,卫立煌在在毛主席的邀请下去了北京。   老友们为他接风洗尘,聊得好不畅快!   之后,卫立煌在中央担任职务,一直在为祖国的统一奔走。   1960年,63岁的卫立煌在北京病逝。   尽管他属于国民党阵营,但是却始终坚持正确的信仰。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得到我党的器重。 主要信源:(海外网——辽沈战役最大卧底:国军虎将卫立煌亲共之谜)

0 阅读:1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