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男子在云阳梯田用无人机拍美景,想帮云南做宣传,结果无人机因电量不足迫降,被村里一位阿婆捡到。阿婆开口要700元才肯归还,男子气得报了警。民警也劝他给点钱算了,这下男子更生气了! 一百块钱能买到的东西不多,但在云南红河州的元阳梯田,这笔钱却成了一个话题中心。 当天一位游客慕名来到元阳,想用无人机拍下梯田的壮美景色,也算是给这片风景做点免费宣传。 没想到飞机飞着飞着没电了,自动找地方降落。好在机器有定位,游客顺着信号找过去,在附近村里发现飞机在一位阿婆手里攥着。 本以为失而复得,道声谢就好。但接下来的沟通却让游客傻了眼。 阿婆只会说当地方言,多亏有路过的年轻人帮忙翻译,游客才明白拿回飞机可以,得给钱,张口就是七八百。 游客觉得有点懵,解释说自己依靠定位完全能找到,飞机不是完全失联;再说,拍梯田也是为当地好。 他愿意给几十块钱表示感谢,但这显然离阿婆的预期差太远。 阿婆和后来赶到的家人态度挺坚决:“捡到了东西就该给钱”,“我们又没偷你的”。在他们的生活经验里,这或许是顺理成章的。 游客却觉得这钱要得有点“硬”,接近于强行索要报酬了,特别是对方知道他是在拍摄宣传梯田之后。 他反复说,这样做游客会寒心,地方形象也会受损。但这些话似乎没起到什么作用。阿婆拿着无人机回了家,游客无奈之下报了警。 警察来了,场面一度也挺僵。民警做了不少工作,讲道理,也提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阿婆的态度有所松动,但钱还是要的,价码从七八百降到两百,最后咬定一百块,不能再少了。 夹在中间的民警可能也是想尽快平息这场不大不小的纠纷,就劝游客:“要不就给点钱算了吧”。 面对现实,不想过多耽搁行程的游客最终还是掏了一百块钱,把自己的无人机拿了回来。 本来,这事儿可能就随着旅途结束而淡忘了。但这位游客心里显然憋着一口气。他把这段经历做成了视频发到网上,虽然没点名道姓,但对这种“捡到东西就高价索酬”的行为提出了批评。 他觉得这不是一百块钱多少的问题,而是原则问题,也关系到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名声。 视频里他还提到,交涉过程中能感觉到对方包括邻居流露出的一种态度,大意是“一百块都舍不得”,这让他尤其不舒服。 这场由无人机意外降落引发的风波,折射出在旅游开发背景下一些现实的碰撞。 “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如何在一些地方的“乡土逻辑”面前显得有些尴尬。而基层执法者在处理这类纠纷时,如何在快速化解矛盾与坚守法律原则、维护公平正义之间找到平衡点,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元阳梯田的景色依然壮丽,但这次围绕一百块钱发生的插曲,以及它引发的种种议论和思考,恐怕还需要时间来慢慢消化。 如何让远方的客人不仅能欣赏到自然之美,也能感受到和谐友善的人文环境,这道题值得当地好好做一做。 毕竟,好名声是最好的“金字招牌”。 来源:男子称无人机没电迫降村里 结果被村民索要上百元——2025-04-09四川观察
近日,一男子在云阳梯田用无人机拍美景,想帮云南做宣传,结果无人机因电量不足迫降,
住顶楼小邹
2025-04-11 11:30: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