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与知青》1983年夏,山洪冲垮了知青点的围墙。 赵大山踹开摇摇欲坠的木门时

遇见历史长洲岛 2025-04-11 18:16:51

《木匠与知青》1983年夏,山洪冲垮了知青点的围墙。 赵大山踹开摇摇欲坠的木门时,看见林书瑶抱着教案缩在桌上,水已漫过桌腿。她白衬衫湿透贴在身上,发梢滴着水,像只受惊的鹌鹑。 "上来!"他转身蹲下,露出结实的后背。 回村的路上,洪水没到腰际。林书瑶搂着他脖子,闻到他身上松木混着汗水的味道。一个浪头打来,赵大山踉跄着站稳,手臂青筋暴起。 "你手流血了。"在晒谷场放下她时,林书瑶看见他掌心被麻绳勒出的血痕。 赵大山把手往裤子上蹭:"木匠的手,糙得很。" 后来她总往村西头的木工房跑。带一篮新摘的脆枣,看他刨花在阳光下翻飞。他给她做板书用的木尺,尺沿刻着细小的梨花——那是她名字的寓意。 "城里来信了。"某个黄昏,林书瑶突然说。赵大山的凿刀在梨木上划出深痕。 "家里给定了亲,纺织厂的技术员。" 刨子发出刺耳的刮擦声。许久,他闷声道:"挺好。" 立秋那天,林书瑶没来。邻居捎来口信,说她回城退亲去了。赵大山盯着做好的一对木簪——梨花的给姑娘,桃木的给自己,最终把它们塞进了灶膛。 三个月后他才知道,林书瑶退亲后连夜赶回村里,却听说他去县城做活了。她留的信被雨水泡烂在村支书抽屉里,只辨得出"等"字模糊的墨痕。 2018年春,破败的知青点改成图书室。退休教师林书瑶回来捐书,看见角落摆着三十多年前的旧教具——那套课桌椅的榫卯依然牢固,桌腿内侧刻着朵小小的梨花。 "赵师傅啊?"图书管理员指着后山,"守林员小屋搬去那儿了。" 夕阳把石板路染成橘红。林书瑶喘着气停在坡顶,看见白发苍苍的赵大山正在修篱笆。他脚边摆着个木匣,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刻坏的木簪:有梨花,有桃花,有三十多年没送出去的心事。 "尺子用久了,"她举起那把边缘磨圆的木尺,"来讨个新的。" 赵大山手里的榔头当啷落地。山风掠过他们之间的空地,掀动满地梨花。

0 阅读:0
遇见历史长洲岛

遇见历史长洲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