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32年,李世民让390个死囚回家过年,来年再死。没想到第二年,居然无一叛逃。李世民看后大喜,随即大手一挥,又做了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 早在父亲李渊登基时,李世民便在朝中积累了大量支持。 然而,作为太子李建成的弟弟,李世民陷入了不利局面。 太子李建成依靠太皇太后和部分权臣的支持,逐渐将李世民边缘化。 公元626年,李世民因不满太子一派的排挤,最终策划了震动朝廷的“玄武门之变”。 他成功击杀了太子李建成及其支持者,自己则顺利成为了新一任的太子。 接着,李渊在李世民的逼迫下退位,李世民继承了帝位。 登基后的李世民,为了消除外界对他篡位行为的质疑,采取了一系列“仁政”措施。 在公元627年,他决定释放所有即将被处死的囚犯。 经过审查,李世民发现,其中约有400名囚犯面临着死刑。 这些囚犯大多数是普通百姓,只有少数人为罪大恶极的犯人。 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李世民深感震动。 李世民亲自走访监狱。 在地牢中,他遇到了一名抱住他腿脚的囚犯,这名囚犯声泪俱下,声称自己是被冤枉的。 经过询问,李世民得知,这名囚犯因在自己新婚的妻子遭到当地公子的欺辱时,出于愤怒杀死了对方的家奴,最终被送进监狱。 李世民对此表示理解,决定减轻其刑罚。 李世民尝试给予这些犯人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虽然朝中大臣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但李世民坚定地执行了自己的决定。 最终,他决定允许这些死囚回家与家人团聚,直到来年秋后再回京接受审判。 其中并没有直接的监督。 但朝廷并未放松对囚犯的控制,地方官员为保自己的前途,已经做好了严密的防范措施。 任何死囚若敢逃跑,甚至会遭遇满门抄斩。 因此,这390名死囚根本没有逃跑的余地,反而在无形的压力下,如约返回。 即使其中个别犯人身患重病,仍然竭尽全力返回,有的甚至在途中遭遇车祸,仍然坚持步行赶回。 李世民看到这一切,不禁感到深深的震撼。 在囚犯如期归还后,李世民宣布赦免所有死囚的死刑。 这一决定虽然在当时引发了不少争议,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宽恕,但李世民坚信这些人经过检验已悔过自新,不应再遭受极刑。 李世民的“死囚释放计划”虽然初衷带有政治考量,但从长远来看,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不可忽视。 学者们指出,这并非出于单纯的宽容,而是李世民为了维护自身政权稳定所采取的策略。 欧阳修在《纵囚论》中便明确指出,李世民通过放出死囚,实际上是为了获得名声。 不过,李世民确实缔造了一个繁荣的王朝。 贞观元年,李艺在泾州发动起义,短短时间内便被其部下所杀,首级被送往京城示众。 同年,李世民任命窦轨为益州大都督。 四月,凉州的长乐郡王李幼良因犯罪被处死。 贞观元年日月合朔时发生了日蚀,许多人将此视为不祥之兆。 朝廷随即派遣使臣巡视各地灾区,发放救助金。 李世民自己克制膳食,节俭度过灾荒的时刻。 进入贞观二年,吐谷浑的侵犯迫使李世民派遣都督李道彦率军迎战,成功将敌人击退。 与此同时,李世民也开始任命李靖为关内道行军大总管。 此外,李世民也关心民众疾苦,亲自查验民间饥荒,并采取措施赎回被迫卖掉的儿童 贞观三年,他在太极殿正式开始听政。 同时,严酷的自然灾害再次降临,李世民亲自处理相关事务,甚至命令全国各地的官员上报朝政得失。 在这一年,他还加强了军事建设,命李勣和李靖分别统领不同的行军总管。 贞观四年,张宝相活捉了突厥可汗颉利。 随着颉利可汗的降服,许多西北的部族纷纷向李世民表示效忠。 在随后的贞观五年,李世民在昆明池举行了盛大的军事检阅,并加强了与少数民族地区君长的联系。 冬季,李世民亲自巡视西部边境。 李世民还设立了太师、太傅和太保等高级官员职务,并着手开展法律和文化上的改革。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李世民继续稳步推进军事、行政和文化上的改革。 636年,李世民积极应对关内和河东的疾病,并实施大赦。 同年,他还接纳了魏征等人提交的五代史,并下令藏于宫中。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发布了一系列新法令,他还亲自巡视并修建了一些重要的文化设施,如飞山宫和明德宫。 然而,随着健康状况的恶化,李世民在贞观二十三年将国事交由李治代理。 同年唐太宗因病去世,享年58岁。 后世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公元632年,李世民让390个死囚回家过年,来年再死。没想到第二年,居然无一叛逃
青史如烟啊
2025-04-12 13:55:09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