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与中国续签本币互换协议:经济合作的深化与地缘政治博弈下的抉择当地时间4月

一起聊聊全球事 2025-04-12 15:53:08

阿根廷与中国续签本币互换协议:经济合作的深化与地缘政治博弈下的抉择

当地时间4月10日,阿根廷央行发布声明,中阿两国同意将本币互换协议中的部分金额续签12个月至2026年6月,续签金额达350亿元人民币(50亿美元)。这一事件背后既有着中阿紧密经贸联系下的合作共赢,也有着地缘政治博弈的微妙态势。

回溯历史,阿根廷是首个与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拉美国家。2009年4月,中阿首次签署3年期7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本币互换框架协议,此后历经多次展期。2023年6月9日,两国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为1300亿元人民币,有效期3年 ,而此次部分金额的续签,进一步巩固了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关系。

在经济层面,这一续签对阿根廷而言犹如一场及时雨。长期以来,阿根廷面临外汇储备日益减少的困境,货币比索波动剧烈。使用人民币支付,极大地缓解了阿根廷外汇储备的压力,让深陷危机的阿根廷企业在支付中国进口商品时更加顺畅。同时,也为中企在阿根廷投资铺平了道路,增强了双方经贸合作的稳定性与活力。从双边贸易数据来看,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进口来源国,2023年中阿双边贸易规模达173.9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261.6亿元),紧密的贸易联系让本币互换协议的续签显得尤为必要。

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此次续签声明发布的时机至关重要。声明发布几天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预计访问阿根廷并与总统米莱会晤,而此前还有美国官员企图挑拨中阿关系,施压阿根廷终止本币互换协议。近年来,拉丁美洲成为美国和中国争夺影响力的重要区域,美国试图维护其在拉美传统的地缘政治优势,而中国与拉美国家基于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不断深化,引发美国警惕。美国一边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阿根廷经济施加影响,当地时间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理事会就一项针对阿根廷的200亿美元新援助计划进行投票,美国作为IMF最大利益攸关方,其态度举足轻重;另一边又探讨向米莱政府提供信贷额度。但阿根廷总统米莱虽曾在2023年选举期间对华出言不逊,上任后却不断软化对华态度,此次续签协议,显示出阿根廷在复杂国际环境下基于自身利益做出的理性抉择,不愿被美国单方面裹挟,而是寻求多元的国际合作,维护本国经济稳定与发展 。中阿本币互换协议的续签,不仅是经济合作的延续,更是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中,新兴市场国家与中国加强合作、寻求多极化发展的生动体现,将对未来拉美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国际关系走向产生深远影响。热点解读

0 阅读:2
一起聊聊全球事

一起聊聊全球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