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的上海,吃西餐是一种时尚之举,无论是文人、官僚、商人,还是妓女、官绅眷属都不乏光顾西餐馆者。1911年5月9日《申报》载文形容一般文明女子的心理,“日日吃大菜”与“夫婿穿洋装通洋文,随夫游学欧洲,其次日本”、“身穿外国绸,不用中国货”、“出门坐汽车”、“卧房用外国器具”、“创办一女学堂”等并列,可见吃西餐在那时是新派人物的身份象征之一。
晚清上海的西餐价格不菲,不是寻常人所能轻易问津的。下面是1909年出版的《上海指南》上所收录的岭南楼番菜馆的西餐价目:
每客价目:
上等四圆,菜十二色:(汤、鱼小盆六色,大盆二色,面食二色,点心、水果、加非在内)
中等三圆,菜十色:(惟小盆减为四色,余同上)
中等大餐一圆五角,菜八色:(大盆、面食均减为一色,余同上)
小食一圆二角,菜八色:(汤、鱼小盆五色,面食一色,点心、水果、加非在内)
午茶七角五分:(冷盆四色,点心、水果、加非在内)
零点价目:
乳油汤三角。水鸭汤二角。芦笋清牛汤二角。水鱼汤二角。番茄汤一角五分。杏仁汤一角五分。牛尾汤一角五分。鹅头汤三角。牛乳汤一角五分。鲍鱼汤一角五分。波蛋汤一角五分。鸽蛋汤二角。卷筒鱼二角。炸各色鱼一角五分。红烩鱼一角五分。黑菌烩鸡四角。白菌烩鸡二角。卷筒鸡二角。红酒烩鸡三角。毛菰烩白鸽二角。青豆烩白鸽二角。白烩鸽蛋二角。红烩鸽蛋二角。英腿鸽蛋二角五分。角尖牛排一角五分。烧牛肉一角五分。烩羊排一角五分。煎羊排一角五分。白烩虾圆二角。牛油布丁五角。牛乳布丁一角。杏仁布丁一角。香蕉布丁一角。佛兰地布丁一角。大盆预定价目议。
“那时,一个纱厂熟练女工一月工作30天(无休息日),一天工作10小时,月收入仅3.4—4.5元,一个男强劳力月收人一般在5—7元”。可见当时上海西餐馆的光顾者多是社会富有阶层。
图一:一品香番菜馆
图二:粤华楼番菜馆(图右上店招)
图三:大观楼番菜馆(图后侧店招)
图四:《图画日报》上介绍一品香
图五:《海上游戏图说》插图“四马路一品香吃大菜”
图六:《九尾狐》插图“番菜馆赴约会伶人”
图七:番菜馆内景
图八:1910年《上海指南》的番菜馆明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