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东三省旧影:吉林珲春老照片
帝梦聊历史
2025-04-12 16:04:18
本辑所列的照片,由岛崎役治在1933年11月之前拍摄于吉林珲春境内。
图一:珲春城内,一家名为“德顺元”的旅馆前,门外院墙上写着“清水”的内容的,这是一处有着俄罗斯风格的建筑。
图二:珲春郊外拍摄的这处纪念碑,正是日寇为其被杀人员所立。控制朝鲜之后的日本,为了实现蚕食我中国东北的目的,策划了珲春事件,日本人苦心经营,买通了部分马贼,在1920年9月10日,操纵其所控制的马贼攻入珲春城,造成攻击日本领事馆的事实,再以此为借口驻军珲春,没想到此事被另外的反日马贼和朝鲜地下反抗武装得知,一道混入城内,杀死全部日本警察和领事馆人员。
图三:在飞机中航拍的珲春城区照片,珲春河穿过城内,两条东西向的长街,整个城池有东、西、北三座城门,珲春事件之后,日本人派出守备队入城,进行所谓的维护治安,以达占据的目的。
图四:珲春的西门大街,右侧的临街店铺,粗大的木杆上悬挂着“天兴涌烧锅”的招牌,街道上行人脚步匆匆,当时这里居住的多为朝鲜族的老百姓。
图五:路边悬挂着一个葫芦样的招牌,上面写着:“本号松岗”,上方则是:“青酱、面酱”的字样,杆子上则是:“味噌、酱油、酿造元”的内容,这是日本人经营的酱油铺。
图六:珲春的一处废弃军营,门楼是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两侧的岗亭已经无人值守,营外营内的空地上,都是杂草丛生,这里曾经驻扎着张学良的东北军,九一八事变之后被迫撤离,成为了一座空营。
图七:珲春城的东门外,城墙都是以土垒成
图八:在珲春河和密江的上游,有着储藏量达八千五百万石的森林木材,采伐后的木材被编成木筏,沿着珲春河而下,再通过图们江到达朝鲜的雄基,继续以海路运往日本,同时还通过铁路运往朝鲜。
图九:日俄战争之后,有很多朝鲜移民来到了珲春开垦种植,在珲春郊外的乡间,两位朝鲜族百姓。
图十:在珲春的西门外灵宝寺内,此寺被当地百姓称为西大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1714年,寺内建筑古朴,很是清幽。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