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伊朗已在阿曼就伊朗核问题展开谈判,无论谈判能否取得成果,但这种间接谈判方式很有创意。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伊谈判代表不是坐上谈判桌,而是分处在两个房间,由阿曼分别向双方传递信息。这中谈判场景,类似中式传统相亲中,媒婆在两家间说合,将双方立场通过话语转换缓冲。 美伊间接谈判暗合东方智慧。美国团队习惯直视对手,以数据条款攻防;伊朗代表则擅长围坐地毯,用谚语隐喻表达。而阿曼搭建的“隔离带”让双方避免了直面冲突,美伊通过信息交换,丈量彼此的底线与妥协空间。 阿曼作为中间人的安排巧妙。阿曼既与伊朗有宗教联系,也同美国有军事合作,知晓双方的痛点。美国防核扩散忌惮伊朗的地区影响力,伊朗突破制裁需要保留核计划筹码。阿曼传递信息时,可将美方的强硬转为“关切”,把伊方的坚决描述为“原则”,让双方发现对方并非没有弹性空间。 间接谈判模式创造谈判裂缝。美国代表研究伊方核设施数据时,无需面对对方的冷眼;伊朗团队斟酌核查机制时,也不必承受美方高压。这种物理区隔可形成心理冷静期,让双方在信息传递中调整策略,细微松动或可成为试探对方的信号。 阿曼媒婆外交意在软化对抗。西方谈判讲究直面,但美伊两国积怨已深,直面谈判容易触发对抗。阿曼中间人的哲学如“大辩若讷”,这种绕弯沟通更具弹性,可在美伊立场差异中寻找共通桥梁,与中式传统媒婆的职能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谈判模式未必能立即促成美伊达成协议,却如同媒婆让陌生个体获得开始的机会,阿曼递出的或是美伊谈判的首张“开始纸条”。友友们觉得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伊朗核谈
美国和伊朗已在阿曼就伊朗核问题展开谈判,无论谈判能否取得成果,但这种间接谈判方式
天田新异吖
2025-04-12 21:01: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