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里,朱元璋的脸像被反复揉捏的面团,满清给他画上“猪腰子脸”,民国孙中山却

摄影圣典 2025-04-13 21:29:49

历史长河里,朱元璋的脸像被反复揉捏的面团,满清给他画上“猪腰子脸”,民国孙中山却带着文武百官跪拜明孝陵,改开后某些畅销书又把他写成“暴君专业户”。一个开国皇帝的脸,怎么就成了各路势力的涂鸦墙?说到底,这张脸背后藏着的不是五官比例,而是七百年来汉人命运的晴雨表。 康熙年间销毁三百多幅明代画像时,可没忘了在《清史稿》里补刀:“前明之主本是山野村夫”。那些刻意强调“貌陋”的记载,配上满脸麻子的宫廷画像,硬生生把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雄主,扭曲成阴沟里爬出来的怪物——毕竟要让八旗子弟坐稳龙椅,总得把前朝英雄踩进泥潭。 但历史总会杀个回马枪。1912年孙中山拜谒明孝陵时,祭文里“驱除鞑虏”四个字,分明是从朱元璋北伐檄文里扒下来的。陵前石像生斑驳的衣纹里,至今能摸到洪门兄弟反清复明的暗号,当年孙中山筹革命经费,洪门大佬拍桌子:“朱皇帝显灵,这钱必须给!” 当台北故宫把明朝画像裱进“东亚文明展”,当岛内绿媒叫嚣“明朝也是外来政权”,朱元璋那张被丑化六百年的脸,突然成了照妖镜。当年他能把分裂四百年的南北汉人缝合成整幅江山,今天某些人却恨不得把海峡两岸的文化脐带剪得粉碎——原来怕朱元璋的从来不是满清,而是所有想割裂华夏血脉的魑魅魍魉。下次刷到《大明风华》里鞋拔子脸的朱元璋,不妨想想河南山村里那幅藏在族谱夹层的圆脸画像:画上帝王衣襟的褶皱里,还沾着洪武三年江南的稻壳。

0 阅读:65
摄影圣典

摄影圣典

读懂摄影,老照片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