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21日,正在对越作战的高华忠腮部中弹,子弹从他的左腮进入,右腮穿出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4-14 08:57:28

1979年2月21日,正在对越作战的高华忠腮部中弹,子弹从他的左腮进入,右腮穿出,下颚骨被打碎,24颗牙齿被打掉,舌头被绞烂,满嘴是血说不出话来。 这个来自山东沂蒙山区的23岁战士高华忠,在出发前特意把家书揣进贴胸的口袋里。 高华忠虽然做好了随时英勇牺牲的心理准备,但是他没有想到,这封尚未寄出的家书会在五小时后被鲜血浸透,成为南疆战场上最悲壮的生死见证。 1979年2月21日凌晨,中越边境的薄雾尚未散尽,广西龙州水口方向传来了密集的枪炮声。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士们正顶着越军猛烈的火力,向一处高地发起冲锋,当时高华忠所在连队奉命夺取越军据守的3号高地。 在冲锋号吹响的那一刻,高华忠所在的尖刀班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刃直插敌军阵地,只是没想到在距战壕的几十米处就遭遇了敌人猛烈的交叉火力网。 机枪子弹将潮湿的泥土掀起两米多高的泥浪,战场上的战士们被子弹贯穿时溅起的血雾。 而高华忠突然跃出,用自己的身体掩护陷入险境的战友,随后又用敏捷的战术动作向前跃进,不曾想却被敌人的碉堡给了致命的一击。 当时子弹从越军的暗堡射击孔中射出时,高华忠正做出侧滚战术动作。 就这样,这颗子弹以极快的速度击碎他的左颧骨,又从右腮穿出,他的下颔骨被打碎,24颗牙齿被打掉,鲜血喷涌而出。 ? 这一枪,让高华忠成了当时前线医疗队口中“最触目惊心的伤员”,却也见证了一位中国军人用钢铁意志书写的生命奇迹。 当时高华忠轰然倒地的时候,战友们都以为他牺牲了,鲜血浸透了他的军装,半张脸几乎被打烂。 但这位山东汉子竟然颤巍巍地举起右手,用仅剩的三根手指扣住腰间的手榴弹——这是冲锋前他特意别在腰间的“光荣弹”。 高华忠的战友回忆道:“高华忠的面部就像被犁过的土地,整个下颌骨支离破碎,可他仍然紧握56式冲锋枪,用喉管发出'呜呜'的冲锋声。” 三个月后,当高华忠第一次在镜中看到自己的面容时,这位历经战火的老兵流下了眼泪。 他的面部留下碗口大的凹陷,舌头仅剩三分之一,终身只能进食流质。但出乎所有人意料,他竟然在康复期间创造了两个奇迹: ? 一是用残舌苦练发音,三个月后能模糊说出“报告”“冲锋”等战场用语。 二是主动申请留在部队,成为全军首位特等伤残军人指导员。 1980年建军节,他在笔记本上这样写道:“我的嘴被打穿了,但军魂永远打不穿!” 同年,高华忠戴着特制的钛合金颌托登上人民大会堂领奖台,金属支架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与胸前的军功章交相辉映。 当高华忠敬礼时,他那变形的手指关节瞬间引起了台下轻微骚动,这是冻伤后遗症与神经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这个细节被战地记者拍下后,瞬间成为感动亿万国人的经典瞬间。 后来,当年轻的士兵再问起这段历史时,已是古稀之年的老英雄高华忠摸着脸上的伤疤笑道:“当年要是能再快三秒拿下高地,这牙还能多留几颗。” ? 如今在沂蒙山烈士陵园,高华忠每年清明都会站在战友墓前,用他那残缺的牙齿咬着竹制哨子,吹响当年连队的冲锋号谱。 山风掠过金属颌托发出铮鸣,仿佛那些永远停留在23岁的生命仍在冲锋,这份穿越时空的呼应,正是中国军人用血肉铸就的不朽丰碑。

0 阅读:1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