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陈永贵得知毛主席病逝的消息后,忍不住痛哭失声,并说道:“除了毛主席,还有谁会把农民作为一个国家的主人,捧到那样高的地位?” 陈永贵记得他第一次见毛主席是在1964年12月26日。 那天,北京第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陈永贵正要走出会场,突然周恩来在后面喊住他,并对他说,今天主席生日,他专门点名要请你去。 陈永贵被带到休息室,他在那里还见到了朱德等人。不一会毛主席就进来和大家握手,在和陈永贵握手时,毛主席高兴地说道:“永贵好啊!” 宴会开始后,毛主席愉快地说:“今天不祝寿,我拿稿费请大家吃顿饭,在座的有工人、农民、科学家、解放军,我们不光要吃饭,还要说话。” 第一次和毛主席吃饭,陈永贵很激动也很拘束。 毛主席见陈永贵不怎么动筷子,热情地给他夹了一筷子菜,对他说:“不要客气,要吃饱。”并对他说:“都50岁了,还搞出一个大寨来,这很好。” 陈永贵这才知道,原来毛主席对他和大寨的情况了如指掌,这让他十分感动。 毛主席知道陈永贵是在南巡的时候,当时专列停在邯郸,山西省委书记陶鲁茄等人在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着重提到了陈永贵和大寨自力更生的事迹。 毛主席得知陈永贵为提高社员劳动积极性,搞评工分制度等,听说陈永贵只上过一个扫盲班,不由感叹道:“这个陈永贵识字不多,干的事不少!” 在那之后,毛主席在南巡路上,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宣传大寨自力更生的事迹,还让党员一定要学习陈永贵带头劳动,不搞特殊,艰苦朴素的精神。 毛主席的宣传,让陈永贵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同时大寨也成了全国学习的标杆。 那么,陈永贵究竟带领社员做了什么,竟然能获得毛主席的肯定和称赞呢? 事情发生在1963年,当时的大寨仿佛触犯了天条,接二连三地遭遇天灾,先是旱灾,接着是洪涝、风灾、雹灾和霜灾,梯田和社员居住的土窑都遭到了严重的损坏。 山西政府为了帮助大寨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专门为其调粮拨款,却遭到了村支书陈永贵的拒绝。 陈永贵说,不花政府一分钱,他也能带着社员把家园建设起来,同时他还表态要让粮食增产。 省政委领导觉得陈永贵在吹牛,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在陈永贵的带领下,社员们自力更生,当年不仅住上了新房,而且生产的粮食达到了56万斤,光是给国家交的商品粮就有24万斤。 原本等着看陈永贵笑话的人惊呆了,这简直是大力出奇迹。一时媒体争相报道,上级领导也对陈永贵和大寨非常重视。 毛主席在接下来的南巡过程中,把大寨和陈永贵作为重要讲话内容,而这也让全国掀起了学大寨的高潮,陈永贵更是被请到各地传经送宝。 陈永贵口才很好,他虽然讲的都是大白话,但特别深入人心,比如他说:“山是人开的,房是人盖的,有了人就什么都不怕,一切都会有。”正因如此,他说过的很多经典语录,被广为传诵,而他也因此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1964年的陈永贵受北京市委和人大的邀请,在人民大会堂做报告。 面对一万多名党政军干部,陈永贵毫不怯场,他连手稿都没看,就侃侃而谈说了4个小时,而他生动朴实的语言,活灵活现的描述,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还为精彩片断报以热烈掌声。 1967年,报纸的头版头条上醒目地登着“永贵好!永贵好!”。 原来这年毛主席检阅红卫兵时,陈永贵作为特邀嘉宾,被工作人员请到了毛主席身边,毛主席亲切地拉着他的手,高兴地说了句“永贵好,永贵好!”于是这句话就成了最高指示。 由于呼声很高,陈永贵的官职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高,但他没有以权谋私,反而帮民众办了不少好事。 1975年,周恩来提前向陈永贵透露,中央准备提拔他做副总理。 陈永贵深知自己没文化,因此百般推辞,最终经过周恩来做思想工作,陈永贵才接受了党安排他的工作,但他也提了两个要求:一是不拿国家工资,二是不把农村户口迁到北京来。 在走马上任后,陈永贵按要求在钓鱼台办公。 由于是首长,出行有保镖不离左右,这让他很难接近群众,但他不能违反制度搞特殊化。 无奈之下,陈永贵只得给毛主席写信,希望搬出钓鱼台,并要求一个月只留10天在中央,另外20天他回大寨蹲点和到全国各地去了解农村情况。 毛主席批准了他的要求,还在次日的会议上,再次肯定搞社会调查是党的基本传统。 当时大寨给陈永贵的工分是每天1.5元,省政府考虑到他经常要到各地开会,每月给他补贴了100元,而国务院考虑到他副总理的身份,每月补助他36元钱。陈永贵坚决不多拿多占,于是他把大队的工分给退掉了。 不得不说,陈永贵在工作和思想上,受毛主席影响很深,而他也知道,正是因为毛主席对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才把农民的地位捧得很高,并把他树立为农民代表,参与国家事务。 正因如此,在听闻毛主席去世的噩耗后,陈永贵才痛哭失声,并说出了那句话。 事实证明,陈永贵说得没错,不管是在毛主席之前,还是在毛主席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第二个陈永贵了。
毛主席在不同时期的签名!!!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