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为什么能招揽大量人才,而朱由检、李自成却失去了民心? 如果把明军、闯军和清

青史如烟啊 2025-04-14 10:47:34

皇太极为什么能招揽大量人才,而朱由检、李自成却失去了民心? 如果把明军、闯军和清军认为是三国的话,毫无疑问,清军是最成功的,因为他们笑到了最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而清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作为领袖的皇太极显然是比李自成和朱由检更优秀的。尤其是在笼络人心上,皇太极比其他两人做得更好。那么皇太极在做法上好在哪里呢? 朱由检刚上台的时候,还是很受大家拥戴的,但是后来却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以至于最终他只能一个人孤独地吊死在煤山。李自成一开始也是很受拥戴的,尤其在李岩帮他编出“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歌谣后,他更是受到大家追捧,穷苦老百姓争相加入闯军,地主富豪也积极拿出粮食支援闯军。然而后来他进了北京城,当了皇帝,接着又因失败离开北京城后,大家却迅速离他而去,他也最终失败。 反而是皇太极,尽管属于北方蛮族的领袖,照理是得不到大家拥戴的。然而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多,最终他为清军入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皇太极在笼络人心上,确实很有一套。尤其是在笼络明朝将领方面很有成效。以他笼络祖大寿为例,可以看出他用尽了手段,做足了功夫。 祖大寿本来对明朝是忠心耿耿的,但是皇太极通过离间袁崇焕和朱由检的关系,有效地让祖大寿害怕了。接着他便开始攻打祖大寿,同时又不断和祖大寿暗通款曲,这使得朱由检更加不信任祖大寿,祖大寿也因此投降了皇太极。但是祖大寿毕竟不愿意变节,所以后来又反正。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建议皇太极报复并杀掉祖大寿。然而皇太极却对祖大寿保持了足够的耐心,最终使得祖大寿走投无路,不得不投奔他。 祖大寿投奔皇太极后,皇太极给予了他足够的优待,这也使得很多明朝将领争相效仿。包括洪承畴、孔有德等很多明将,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投奔皇太极的。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皇太极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给予他想招募的人极大的信任。尽管他使用了谋略,离间明朝君臣关系。但是在明朝大臣看来,他们在皇太极那里获得了尊重。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所以这些明朝大臣愿意为他所用。 反观朱由检,他几乎不信手下的大臣们。往往一开始,他就授予手下尚方宝剑,表现出绝对信任的样子,然而一旦大臣们有一点散失,他立刻就给予严厉处罚甚至杀掉。比如袁崇焕,一开始信任有加,并且授予尚方宝剑,但也就过了一年时间,他就把袁崇焕凌迟处死。 李自成也一样,李岩是他最忠实的智囊,但是他却不信任李岩,还把李岩杀掉,所以最后李自成打败后,就呈现出一副“树倒猢狲散”的态势,从此再也没能崛起了。 总之,就政治智慧来说,皇太极显然比朱由检和李自成更高一些,懂得笼络人心,因此他能网罗更多的人才,获得更多的信任,最终获得成功。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随风散,故纸堆里白首寻。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