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执行袁总统的命令,我有什么罪?我不服,我没罪!” 即将被施以绞刑的洪述祖精神崩溃,像疯子一般地嘶吼着。 洪述祖的罪名是杀害了国民党第一任政党内阁总理宋教仁。 宋教仁遇刺案发生于1913年3月20日。 那天,宋教仁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上海火车站,准备前往北京参加国会开幕典礼。 然而,就在宋教仁登上车厢时,一枚子弹击中腰部,他应声倒地,而凶手则潜入混乱的人群逃之夭夭。 宋教仁遇刺,震惊全国,一时舆论大哗,而矛头无一不指向了袁世凯,为了自证清白,袁世凯下令必须彻查。 由于有袁世凯施压,巡捕房的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很快他们就抓捕了刺客武士英。 武士英承认是收了青帮大佬应桂馨的一千块大洋,才受其指使杀了宋教仁。 根据武士英的供词,警方又抓捕了应桂馨。 应桂馨被抓捕后不仅拒绝配合,还一直喊冤叫屈。 不过,警方在应桂馨的家里搜到了枪杀宋教仁的手枪,通过检查,发现手枪中的子弹与宋教仁体内的子弹一致,且沾有毒药。 此外,警方还搜出了不少应桂馨和洪述祖的往来密电,其中有一份电报上就写有“燬宋酬勋位”的内容,考虑到洪述祖是袁世凯身边的红人,而当时国民党在国会大选中又占据了上风,因此袁世凯的政权受到威胁,可以判定,洪述祖就是刺杀宋教仁的主谋。 洪述祖是北洋政府内务部秘书,更是袁世凯身边的红人。 洪述祖最早是在甲午战争爆发后,被派到朝鲜负责电报事务时,与留在朝鲜的袁世凯有了交集。 袁世凯回国后,在慈禧太后面前对洪述祖多有举荐。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袁世凯确实欣赏洪述祖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朝鲜时,袁世凯经常生病,而洪述祖颇通医术,给他开方治病,很有疗效,所以也有报答的意思。 但洪述祖这个人心术不正,好不容易得了朝廷的差事,却利用手中权力,假公济私,侵吞公款,闹得很有些不像话,因此被人弹劾,丢了职务,不过由于贪了不少钱,所以此时的他在天津过着富家翁的生活,倒也很滋润。 袁世凯得势后,洪述祖成了他的亲信,在应对清廷与南方革命者方面,替他出谋划策,在逼迫清廷逊位时,甚至还草拟了《退位诏书》,虽然没有采用,但在袁世凯成为大总统后,他便一直以“革命元勋”自居。 洪述祖看到袁世凯的政权受到威胁,先是四处散布孙中山、宋教仁与黄兴的谣言,苦于拿不出证据,没能得逞。 眼看着国会选举进入了尾声,国民党通过选举已经成为了国会第一大党,宋教仁当上政府总理后,袁世凯的权力就要受到掣肘。 袁世凯为此非常烦恼,洪述祖见状,干脆找到应桂馨,委婉地暗示他除掉宋教仁。 由于两人合作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所以应桂馨见有利可图,就找到在上海艰难度日的兵痞武士英,让他刺杀了宋教仁。 吊诡的是,武士英在预审前夜竟暴毙身亡。 而应桂馨则在青帮成员的帮助下,越狱出逃去了青岛。 本来应桂馨低调一点,也许还能保住小命,但他却自认杀宋教仁有功,三番五次喊话北洋政府为他平反,还多次要求对他的功劳给予奖励,结果这给他招来杀身之祸,不久就死于非命。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洪述祖还没有伏法,可是巡捕房明知道洪述祖的下落,却束手无策。 原来,宋教仁被刺杀后,袁世凯就帮助洪述祖逃到了青岛。 当时的青岛还是德国人的租借地,因此洪述祖在德国法庭受审,而德国人又认为证据不足,且洪述祖也坚称自己没有杀人,所以被无罪释放。 原本,洪述祖在青岛过得很潇洒,可是随着袁世凯的去世,他的靠山也就化为乌有,而一直给予他的经济支持也因此中断了。 而此时的青岛又被日本人占领,洪述祖等住在德国租界的人的财产大半都被日本人充公。 为了生存,洪述祖只得化名“张皎安”潜回上海。 住在上海租界的洪述祖原本想一直隐姓埋名地生活下去,但他没想到却因一笔债务问题,被银行告上了法庭,等他被保释出来,正准备回家时,却被宋教仁的儿子宋振吕堵在了法庭门口。 随后,宋振吕把洪述祖扭送到巡捕房,然而面对确凿的证据,洪述祖却始终不承认他是刺杀宋教仁的主谋,但狡辩总是苍白无力的,法院根据证据,判处洪述祖无期徒刑。 对于这个结果,宋振吕不能接受,因此上诉到了大理院,并在二审时,对洪述祖提出控告,最终在他的努力下,再加上众怒难平,因此洪述祖被改判为死刑。 1918年4月5日,北京西郊民巷京凸分监的行刑现场已经把才从英国买回来的绞刑架准备好了。 原来自从废除了《大清刑律》后,斩首也被废除,所以为了体现新政府的文明,对于死刑犯就采用绞刑,而洪述祖会成为第一个被绞死的人。 当天行刑时,不光宋振吕和不少国民党人士前来围观,甚至还有不少记者和民众也都闻讯而来。 洪述祖在走上绞刑架时,他突然滚倒在地,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始的一幕。 然而失去庇护的洪述祖已经无力回天,最终还是被绞死在了绞刑架上。
1840至1912,晚清那么烂为啥还能坚持72年??[哆啦A梦害
【7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