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要裁3500员工,英国政府会通过紧急法案阻止 英国钢铁公司最近的日子可不好过。这家被中国敬业集团收购的企业,每月亏损超过70万英镑,眼瞅着要撑不下去,直接威胁到3500名员工的饭碗。但英国政府突然出手,紧急召回复活节休会的议员,通过法案强行接管钢厂,甚至放话“控制工厂”以保住炼钢高炉。首相斯塔默嘴上说着“国家利益”,可这事儿真能救得了英国的工业吗? 英国政府这一波操作,表面上是保就业、护产业,但细看这些年对中资的态度,简直像在玩“双标”。前脚刚用国家安全为由逼中企卖掉芯片公司股份,甚至追溯两年前的交易强行“剥离”,后脚又求着中资别撤出钢铁厂,甚至打算倒贴25亿英镑补贴。说白了,英国既想享受中资带来的就业和技术,又怕被“卡脖子”,结果两头不讨好。 政府接管钢铁厂,听着像是“救命大招”,但现实可能更骨感。英国钢铁的问题早不是一天两天——脱欧后出口关税高企、能源成本飙升、环保政策挤压利润,加上本土需求萎靡,这些结构性问题根本不是国有化能解决的。更讽刺的是,英国一边喊着“绿色转型”,一边又舍不得关停高污染的高炉,最后大概率是纳税人兜底,把亏损硬扛成“国家战略”。 敬业集团接手英国钢铁时,也曾大刀阔斧改革:优化采购、满负荷生产、削减成本,甚至让年亏损从4亿英镑降到3500万。可如今,能源危机和市场波动让努力打了水漂,英国政府却把烂摊子甩给中资“不够尽力”。反观当年印度塔塔撤资、本土企业接盘失败,英国工业空心化的锅,真能全扣在外资头上? 英国这波“紧急接管”看似霸气,实则暴露了政策的不稳定。今天能强行国有化钢铁厂,明天就能用《国家安全法》逼外资撤资。这种“变脸式”监管,只会吓跑投资者。就像芯片厂员工怒斥的:“政府本应鼓励外资,现在却把我们扔进火坑!” 当“国家安全”变成万金油借口,英国所谓的“开放市场”还剩几分可信度? 英国钢铁的困境,本质是去工业化恶果的集中爆发。政府若真想振兴工业,光靠紧急法案和补贴不过是扬汤止沸。与其在“保护主义”和“依赖外资”间反复横跳,不如好好想想怎么重建产业链竞争力。否则,今天救得了钢铁厂,明天又拿什么救下一个“国家命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中资要裁3500员工,英国政府会通过紧急法案阻止 英国钢铁公司最近的日子可
心怀星河梦
2025-04-14 12:59:3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