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朱德和刘少奇罕见的一次争执,朱老总直接放出“狠话”,双方谁也不让谁! 朱德和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4-14 14:05:37

这是朱德和刘少奇罕见的一次争执,朱老总直接放出“狠话”,双方谁也不让谁! 朱德和刘少奇都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两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互相信任,肝胆相照。 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前,中央机关分成两路转移,一路由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一路则由刘少奇、朱德率领,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两人密切配合,在西柏坡建立了夺取全国胜利的最后一个指挥部。 在这期间,两人同吃同住,一同参加战斗,革命友谊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因两人在工作上的许多看法都是一致的,所以很少有争执,最多就是一些问题上有不同的观点。 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朱德和刘少奇却发生了一次大争执,而且还不是工作上的事情,朱德甚至罕见放出狠话,谁也不想让。 那么,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两位老战友起那么大的争执? 事情还得从1949年夏天开始说起,当时北平城内的形势比较稳定了,大股的特务都被镇压了下去,因很多机关都设在城内,毛主席、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经常要市区、香山两地跑,非常地不方便,于是决定搬到城内的中南海居住。 朱德最开始是被安排住在永福堂,刘少奇则住在万字廊;因中南海是前清修建的,清朝灭亡后,又连年战争,谁都顾不上维护中南海的建筑,所以一片荒芜,虽然工作人员打扫过了,但也盖不住那股霉味,但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过惯了艰苦的生活,认为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就非常不错了,也没有任何的挑剔。 新中国成立后,条件好了一些,房管部门在中南海内新建了一些房舍,其中西华门附近的两幢是要给朱德和刘少奇居住的。建成后,朱德抽了个时间去看房子,发现两幢房子朝向不同,大小也不一样,甲楼坐东,乙楼坐西,甲楼的面积也会大一点。 朱德看完房子后,提议让刘少奇住甲楼,不仅面积大,而且距离街道较远,相对安静一些,他平时开会多,住在甲楼更有利于他的工作。但刘少奇却不同意,说要让朱老总住甲楼,认为朱老总年纪大,家里人口又多,更需要安静的环境。 两人就这样在分房的事情上有了“争执”,互相谦让,推来推去,谁也不肯住甲楼。最后朱德罕见地发火:如果少奇同志不住甲楼,那我就不搬家,继续在永福堂住着! 无奈之下,刘少奇选择妥协,搬进了甲楼,而朱德则高高兴兴地住进了乙楼。 虽然是争执,但实际上是在互相关心对方,战友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0 阅读:0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