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现在的造舰能力确实有点“掉链子”。就拿新一代星座级护卫舰来说,原本计划

瑛悦说事儿 2025-04-14 14:40:33

美国海军现在的造舰能力确实有点 “掉链子”。就拿新一代星座级护卫舰来说,原本计划 2026 年服役首舰,结果拖到 2029 年都未必能交付,单舰造价也从 10 亿美元涨到了 14 亿。 这还不是个例,像 “福特” 级航母二号舰 “肯尼迪” 号,原本 2024 年该服役,现在要等到 2026 年,造价更是飙升到 129 亿美元。更夸张的是,美国海军连现役舰艇的维修都成问题。近 37% 的攻击核潜艇因为船厂积压任务无法及时维护,“博伊西” 号核潜艇从 2015 年等到 2024 年才排上队。 为啥会这样?根子还是出在美国造船业的 “老毛病” 上。基础设施老化,普吉特湾造船厂的 3 号干船坞还是 1919 年建的,连核燃料处理资质都没有,潜艇维修前得先去别的地方拆核燃料,效率低得离谱。 技术工人短缺,2024 年玛丽内特造船厂造 6 艘护卫舰,一年只能完工 1 艘,因为老师傅退休了,年轻人又招不来。还有供应链混乱,“哥伦比亚” 级核潜艇的零部件甚至要从国外进口,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还让成本雪上加霜。 再看看中国这边,2024 年一口气下水 6 艘 052D 驱逐舰和 3 艘 055 大驱,总吨位 15 万吨,垂发系统数量都快赶上美国海军的一半了。而美国两年才造了 10% 的护卫舰,2024 年全年新舰下水吨位只有 7.5 万吨,连中国的一半都不到。 这种差距背后,是中国造船业从设计到生产的全产业链优势,而美国造船企业早就在商船市场竞争中被中韩挤垮,现在只能靠政府订单苟延残喘,缺乏技术迭代的动力。 更要命的是,美国盟友也开始 “跳水”。韩国现代重工虽然和美国签了协议造驱逐舰,但受限于《琼斯法案》,关键零部件还得美国自己造,效率根本提不起来。 欧洲国家更直接,法国、意大利宁可自己研发护卫舰,也不愿买美国的 “星座” 级。就连美国自己的造船厂都在被外资收购,韩国韩华集团花 1 亿美元买下费城造船厂,直接打进美国防务市场,这让美国军工巨头们情何以堪? 美国海军现在的处境就像一个久病缠身的病人,既要应付中国海军的 “下饺子”,又得处理自家船厂的烂摊子。他们想靠 “分布式海上作战” 这种概念来弥补舰艇数量不足,结果发现无人舰艇技术还不成熟,连出港都得人工辅助。 而传统舰艇的建造又被哥伦比亚级核潜艇这种 “吞金兽” 拖累,每年 25% 的造舰预算都被它吃掉了。 最讽刺的是,美国海军一边喊着要 “重回制海权”,一边却连自家船厂的产能都搞不定。以前还能靠财大气粗碾压对手,现在连盟友都不买账了。这种情况下,美国海军的造舰能力怕是只会越来越跟不上趟,未来在海上的话语权,说不定真得让中国分走一大块。

0 阅读:41
瑛悦说事儿

瑛悦说事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