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看到,美对中方服软之后,川普还在继续嘴硬:还要加征一“新关税”? 最近几天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像过山车一样来回折腾,搞得全世界都摸不着头脑。原本高调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45%的关税,结果不到三天就连着调整两次政策,先是悄悄给手机电脑这些产品开绿灯,转头又放话要搞新的芯片关税。 这套操作看得人眼花缭乱,连华尔街的分析师都直摇头说没见过这么乱的牌局。 事情要从四月初说起。美国政府突然宣布要对所有进口商品收10%的基础关税,还专门给中国量身定制了145%的超高税率。 消息刚出来那几天,全球股市集体跳水,原油价格跌得比坐滑梯还快,老百姓眼看着超市里的进口商品价格蹭蹭往上涨。 可就在大家以为要硬碰硬的时候,美国政府突然在4月11日深夜偷偷修改了规定,把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芯片这些电子产品从加税名单里撤下来了。 这招变脸来得太突然,连美国自家企业都没反应过来。苹果公司的股票前两天刚跌了14%,转眼间又跟着大盘反弹了8%。 有家专门做进口生意的老板说,他仓库里堆着五百万美元的货,原本都准备赔本甩卖了,现在突然接到海关通知能退税,整个人都懵了。 不过白宫那边倒挺会给自己找台阶,发言人说什么"这些高科技产品关乎国家安全",其实明眼人都知道,美国市场上七成多的手机电脑都是中国造,真要断了货,老百姓能把政府大楼给掀了。 最会折腾的还得数特朗普本人。就在关税豁免政策出台第二天,这位前总统坐着空军一号对记者放话:"等着瞧,周一我就公布半导体行业的新政策!" 果不其然,4月14日美国商务部就宣布要启动232条款调查,准备对芯片行业加征新关税。这套左手给糖右手挥棒的操作,活脱脱像街头小贩的促销把戏——先喊个天价,等你嫌贵要走,又拉住你说可以打折。 不过这回的套路可把市场害惨了。洛杉矶港的负责人算了笔账,说五月开始从中国来的货船要减少三成,码头上价值几十亿美元的集装箱都得晾着。 更惨的是那些小企业主,爱达荷州有个卖特殊儿童秋千的老板,原本从中国进货卖得好好的,现在关税突然涨到货价的1.5倍,急得他打算关店裁员。这些实实在在的影响,可不是政客们在记者会上打几句官腔就能解决的。 美国政府这波操作为啥这么混乱,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没留后手。中国这边反制措施来得又快又狠,不仅把对美关税提到125%,还限制美国企业在华业务,暂停芬太尼合作。 这些招数打出来,美国那些指望着中国市场吃饭的农场主、能源公司全都坐不住了。有个华尔街分析师说得实在:"特朗普以为拿关税当核武器能吓住人,没想到对方直接掀了牌桌。" 现在最头疼的要数做跨国生意的企业。亚马逊上有七成卖家靠中国供货,听说要涨价18%,连夜开会商量对策。 有些精明的商家已经开始把库存往墨西哥转运,打算从北美自贸区绕道进美国。可这招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川普政府最近连墨西哥的汽车关税都加到了25%。搞得不少企业主自嘲说,现在做生意得像打地鼠,不知道关税大棒下次会砸在哪个洞口。 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超市里美国产的牛肉每磅涨了两美元,中国制造的服装鞋帽价格普遍涨了三成。 加州有个家庭主妇在网上晒购物小票,原本100美元的日用品现在要多付15美元的"关税附加费"。最讽刺的是,美国政府口口声声说要保护本国制造业,结果本土工厂因为进口零部件涨价,反而裁掉了更多工人。 这场关税闹剧暴露的最大问题,是美国政府的信用已经跌到谷底。四月上旬才说要给盟友90天缓冲期,转头就对加拿大汽车加税;头天刚宣布豁免电子产品,隔天就要搞芯片调查。 这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作风,连自家共和党人都看不下去。前副总统彭斯公开批评这是"和平时期最大的增税",得州参议员克鲁兹更警告说,这么搞下去共和党中期选举要完蛋。 不过要说这场戏里最魔幻的,还得数特朗普家族的金融操作。《华尔街日报》扒出消息,说老特在宣布关税政策前三个月,悄悄买了50亿美元的看跌期权。 等市场暴跌时,这笔投资转眼就赚了80亿。这种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把戏,难怪老百姓要上街游行。四月五号那天,全美150多个城市同时爆发"住手"抗议,纽约时代广场的示威牌子上写着:"关税打的是中国,疼的是我的钱包!" 眼下最让人揪心的是,这场关税拉锯战根本看不到尽头。美国政府说要在本土重建芯片产业链,可业内人士算过账,没有十年时间和上万亿美元根本搞不定。 中国那边也没闲着,正在扩大巴西大豆进口,加速半导体国产化。两边这么较着劲,最后埋单的还是普通消费者。就像那个做进出口生意的老板说的:"我们现在每天盯着新闻看关税政策,比看天气预报还勤快,毕竟这关系到饭碗还能不能端得住。"
一文看懂中美关税战的背后: 简单地说,既然你不准我的商品卖到美国,那么我为什
【5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