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的结果,很多人都猜中了开头,但都没有猜中结果。经过三年的激战,乌克兰最大的愿望竟是恢复到2022年以前的状态。然而曾经的“对手”和“盟友”却趁势提出苛刻要求,一个觊觎土地,一个索要资金。不知泽连斯基是否感到后悔,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买。 先说俄罗斯这边,原本以为会被制裁到 "啃树皮",结果呢?三年时间不仅没被拖垮,反而把乌东四州彻底捏在了手里。 乌东四州是什么地方?那是乌克兰的 "工业心脏",贡献了全国 43% 的工业产值和 31% 的粮食产量,还藏着 120 万吨稀土资源,对俄军工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不用我多说了吧! 就拿顿涅茨克来说,这里曾是乌克兰最大的钢铁和煤炭基地,苏联时期就被誉为 "东方鲁尔"。 俄军占领后,直接把当地的焦炭厂和钢铁厂改成军工配套企业,现在生产的装甲钢直接供应给乌拉尔机车厂,T-90M 坦克的年产量从战前的 300 辆飙升到 2000 辆。 更绝的是,扎波罗热核电站被俄军控制后,不仅保障了顿巴斯地区的电力供应,还反向给克里米亚输电,彻底解决了半岛的能源瓶颈。 粮食方面,赫尔松州素有 "乌克兰粮仓" 之称,2023 年俄军控制该州后,直接接管了当地的粮食出口枢纽尼古拉耶夫港。 现在通过刻赤海峡,俄罗斯把这些粮食以 "人道主义援助" 名义卖到中东和非洲,不仅赚外汇还刷好感。 而且俄罗斯还在敖德萨港布下无人潜航器,逼着乌克兰用粮食换 "安全通行证",彻底掐住了西方的 "粮食外交" 命脉。 稀土资源更是关键。乌东四州的稀土储量占乌克兰总储量的 70%,尤其是卢甘斯克的重稀土矿,对制造高精度导弹和隐身材料至关重要。 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已经在顿涅茨克设立稀土加工厂,把这些资源直接用于 "锆石" 高超音速导弹和苏 - 57 隐身战机的生产。 美国智库 CSIS 评估,俄罗斯军工体系因此获得了至少 15 年的技术优势。 经济上,西方制裁反而成了俄罗斯的 "催化剂"。 2024 年俄罗斯 GDP 增长 4.1%,能源出口转向亚洲,对中国出口石油 1 亿吨,印度 7000 万吨,占总出口量的 60% 以上。 俄罗斯把卢布结算令玩出了新花样,逼着欧洲用黄金或农产品换能源,结果卢布汇率比战前还稳定,外汇储备超过 6000 亿美元。 军事上,俄罗斯的军工产能被彻底激活。"柳叶刀" 无人机年产量从战前的几百架飙升到 5 万架,每天消耗乌军 200 多枚反坦克导弹。 导弹产能更是夸张,"伊斯坎德尔" 战术导弹月产量从 50 枚增加到 200 枚,2024 年上半年就发射了 3000 多枚,直接把乌克兰的防空系统炸成筛子。 反观乌克兰,现在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西方军援从 "无限支持" 变成 "按资分配",美国要求用稀土资源抵偿 659 亿美元的军援债务,德国则盯着扎波罗热的锂矿。 搞笑的是,波兰趁火打劫,要求乌克兰割让利沃夫州作为 "战争赔偿",泽连斯基要是敢答应,国内马上就会爆发内战。 北约内部也是一团糟。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直接否决欧盟对俄能源禁运,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跑去莫斯科签天然气协议,连波兰都偷偷从俄罗斯进口煤炭。 美国想搞 "北约联军" 进驻乌克兰,结果 27 个成员国只有波罗的海三国愿意出兵,而且开出的价码是乌克兰西部领土。 俄罗斯越打越强,乌克兰越打越弱。 2025 年 2 月的无人机大战,俄军一天击落 90 架乌军无人机,自己只损失 83 架,这种消耗战乌克兰根本扛不住。 俄军还把天然气管道改造成地下渗透通道,直接切断乌军补给线,这种操作连北约都没想到。 现在的乌克兰就像一块夹心饼干,西边被波兰、匈牙利瓜分领土,东边被俄罗斯吞掉乌东四州,中间还得被美国、德国搜刮资源。 泽连斯基要是早知道会是这样,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 当初要是不跟着美国搞颜色革命,而是老老实实当俄罗斯的 "能源走廊",何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说到底,俄乌战争就是一场地缘政治的 "大鱼吃小鱼"。 俄罗斯通过战争巩固了在东欧的势力范围,美国则借机收割欧洲的工业资本,最惨的还是乌克兰,被当成炮灰打了三年,最后连自己的国土和资源都保不住。 这也给所有小国提了个醒: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棋子永远没有选择的权利。
乌克兰的和平,美国特使提出了一个新方案,若俄方同意,问题就解决了。美方提出的新
【2评论】【2点赞】
用户10xxx98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