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沦陷后,国民党元老陈济棠的妻子劝他:“你必须想办法离开,不能学汪精卫,落得晚

墨染青天 2025-04-14 15:00:51

香港沦陷后,国民党元老陈济棠的妻子劝他:“你必须想办法离开,不能学汪精卫,落得晚节不保,被人唾骂。” 陈济棠的早年与崛起 陈济棠,1890年2月12日生于广东防城一个普通耕读之家。父亲陈谦受是清末秀才,家境清贫却重视教育。陈济棠6岁进村塾读书,天资聪颖,16岁乡试名列第三。本想走科举之路,可清政府的腐朽和外敌入侵让他断了念头,转而投身军旅。1907年,他考入广东陆军小学,1913年从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步兵科毕业,正式开启军旅生涯。 从基层起步,陈济棠一步步靠军功爬上来。1915年,他参加讨伐袁世凯爪牙龙济光的战役,虽败犹荣,后辗转投奔护国军林虎部,升任营长。1920年,他加入粤军第一师,驻守肇庆。1922年,陈炯明背叛孙中山,他接替辞职的陈铭枢,率部守住阵地。1923年,他升任粤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1925年,粤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他当上第十一师师长。1929年,他掌控广东军政大权,外号“南天王”,成了国民党里响当当的人物。 他的妻子莫秀英,1900年出生于广东高州一个穷苦农家。小时候家乡闹灾荒,她逃难时被陈济棠收留,先做妾,后扶正。陈济棠主政广东时,她帮着打理事务,聪明能干,胆识过人,是他背后的支柱。 香港沦陷后的危局 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后,迅速攻占香港,陈济棠夫妇没能及时撤离,陷入了险境。当时,蒋介石派飞机接送滞留在港的军政要员,陈济棠在名单上。可登机时,财政部长孔祥熙的女儿孔令伟带着随从和宠物狗霸占了飞机。她态度蛮横,威胁要把陈济棠夫妇赶下去。无奈之下,陈济棠只能带着莫秀英下机,眼睁睁看着飞机起飞,错失了离开的机会。 香港沦陷后,日军开始大肆搜捕军政要员,汪精卫的伪政权也派人找上门。他们软硬兼施,一方面威胁陈济棠的性命,一方面许以高官厚禄,想拉他下水当汉奸。陈济棠心里明白,投靠汪精卫就等于背叛国家,遗臭万年。可不走又随时可能被日军抓走,处境两难。 关键时刻,莫秀英站了出来。她劝丈夫:“你必须想办法离开,不能学汪精卫,落得晚节不保,被人唾骂。”这话不只是夫妻间的叮嘱,更是对民族气节的坚持。她知道汪精卫的下场有多惨——被国人骂成卖国贼,连骨灰都被人扬了。陈济棠被妻子点醒,决心无论如何不能走这条路。 靠着朋友帮忙,陈济棠化装成船员,混上香港盐业公司的一艘运盐船,准备偷渡离开。路上险象环生,日军巡逻舰发现了踪迹,追了上来。千钧一发之际,一艘载满乘客的小火轮吸引了日军的注意,陈济棠的船才侥幸脱险,最终安全抵达茂名。 逃亡后的波折与结局 到了茂名,粤军老将余汉谋和张发奎闻讯赶来劝他去重庆,蒋介石还许了农林部长的位子。可陈济棠放不下来——莫秀英和孩子们还在香港,他不愿独自离开,决定留在茂名等着。 莫秀英没让丈夫失望。她留在香港,带着几个孩子筹划出逃。她把家里仅剩的金饰缝进孩子们的衣角,带着他们东躲西藏,避开日军盘查和路上的劫匪。路上吃了不少苦,几次差点暴露身份,但她凭着机智和韧劲,终于带着孩子们回到茂名,和陈济棠团聚。这一家人能在乱世中重逢,既是幸运,也是莫秀英拼出来的结果。 后来,日子渐渐平稳下来。1947年,莫秀英因病在广州去世,陈济棠亲手把她葬在湛江湖光岩。失去妻子后,他身体也每况愈下。1954年,他在台北因脑血栓去世,走前留下遗愿想和莫秀英合葬,可惜没能实现,最后葬在台北一处墓地。 陈济棠这辈子,从穷小子到“南天王”,再到香港沦陷后的逃亡,经历了大起大落。他没像汪精卫那样当汉奸,保住了名节,这离不开莫秀英的提醒和支持。他们的故事,既是个人的奋斗史,也是乱世里普通中国人求生的缩影。 他为什么没学汪精卫?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陈济棠为啥没像汪精卫那样投降?其实,他和汪精卫的路子从一开始就不一样。汪精卫早年靠口才和激进出名,但骨子里缺了点硬气,遇到挫折就容易动摇。陈济棠不一样,他是打出来的,从小兵到将军,靠的是实打实的军功。他主政广东时,虽然也搞过地方割据,但从没想过卖国求荣。 再加上莫秀英那句话,像一巴掌把他打醒了。汪精卫的下场摆在那儿,谁愿意背着骂名死?陈济棠心里有杆秤,知道民族大义比个人安危重。更何况,他还有家人在,等着团聚的那天,他不能让自己变成千夫所指的罪人。 陈济棠的故事听着挺传奇,但细想想,那时候像他这样的人不少。香港沦陷后,有人投了敌,有人逃了出去,也有人死在了半路上。每个选择背后,都是人性在乱世里的挣扎。陈济棠夫妇能守住底线,靠的是信念,也是运气。可那些没逃出去的,是不是就该被骂没骨气? 他逃出去后没去重庆,也是个有意思的点。蒋介石给官他不要,非要等家人,这说明他骨子里还是个重情的人。比起汪精卫那种为了权势连脸都不要的,陈济棠至少活得像个人。

0 阅读:0
墨染青天

墨染青天

墨染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