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却“笑不出来”,王光美揭秘:接了一个“烂摊子”!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4-14 15:02:56

1959年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却“笑不出来”,王光美揭秘:接了一个“烂摊子”! 1959年,刘少奇接任毛主席出任国家主席。原本这一任的国家主席是要让朱德来当,因为之前毛主席就明确表示不再担任国家主席,按照惯例的话,应当由最德高望重的副主席朱德接替。 朱德在党内同样有着极高的影响力,早在红军时期,就有“朱毛不分家”的说法,当时中央书记处已经将朱德列入国家主席的获选人,而刘少奇则继续留任人大。 但朱德得知后,却不同意中央的安排,认为自己不适合担任国家主席,同时还推荐了一个他认为最合适的人选: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刘少奇! 朱老总的党性非常强,一贯是组织安排什么他就做什么,从来不“讨价还价”,这次却反常地请辞,主要还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 朱德非常清楚,国家主席不是一个荣誉性的职务,不仅要负责国内繁重的工作,还有外交上的事情,例如接待外宾、出国访问等等,而自己年纪比较大,比毛主席还大七岁,精力恐怕跟不上。而刘少奇不仅年轻,过去长期在政府工作,还经常代理毛主席的职务,只要毛主席离京,他在北京的工作基本就交给了刘少奇! 最后在朱德极力推荐下,刘少奇出任了国家主席。但细心的人会发现,当选主席原本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刘少奇却一脸严肃,没有一点笑容,一时让人不解,后来王光美揭秘:刘少奇“笑不出来”的原因是,他接手了一个“烂摊子”。 当时新中国虽然已成立了十余年,但在发展上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国民经济依旧是比较困难,关乎民生的粮食、棉、布、糖等出现了不同程度地短缺,刘少奇非常地着急,之前他就提出:现在全国人民和党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地发展生产力! 在外部,中苏关系非常地紧张,已在破裂的边缘,一旦彻底闹掰,苏联势必会切断对中国的援助。果不其然,不久后,中苏关系彻底破裂,苏联撤走了全部的援华专家,很多援建项目被迫停止,留下了一堆“烂摊子”,让原本就困难的中国雪上加霜。 在内外都出现困境的情况下,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怎么会有笑容呢? 刘少奇知道坐在办公室等于纸上谈兵,报告也不一定准确,还是得亲自到最基层调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走一看,刘少奇的确发现了不少问题,这与在北京办公室看到的报告出入很大,于是他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仅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将国民经济调整了过来!

0 阅读:447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